第0761章 大明国企,铁饭碗来了!(2/2)

张好古收起折子:“那,此事我去报予陛下。”

到了武英殿,张好古就瞅见魏公公微微躬着身子捧着一个托盘快速出来,看着眉飞色舞的样子,似有什么喜事一般。

“哟,张师傅您来了。”魏公公看见张好古后笑着上前。

“魏公公,您这是?”张好古指了指魏公公。

魏公公愣了下,继而笑道:“哎呀,皇爷最近又新购置了几台机器,开心着呢。这皇爷开心,我们这些做奴婢的,自然也跟着高兴。”

朱由校心情好,这是好事啊,凡是做事也好,找人帮忙也好,高兴的时候总是更容易把事情办妥。

不然为什么历朝历代那些官员都打探皇帝的心情?

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脾气和心情,做到百般心境不会迁怒国事的皇帝,就是难得的明君了。

张好古倒是不用打探皇帝心情,但朱由校开心这对大家来说不都是好事吗?

进入武英殿看着朱由校在几张纸上描绘着什么,张好古静静等着,等朱由校忙完了这才说道:“臣参见陛下。”

朱由校一抬头这才发现张好古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在候着了,放下笔,朱由校招了招手:“师父来了怎么也不说一声。”

张好古笑道:“陛下心情不错,臣也乐于等一会儿。”

朱由校听着笑了:“是啊,朕近日购置了几台大家伙,打算实验一下朕的新构想,师父你来看看。”

张好古凑上前一看,朱由校在构思的赫然是飞艇!

好家伙,张好古直呼好家伙,不愧是我大明的灵宝大天尊,这个思维这个脑洞果然与众不同。

这东西若是真能让朱由校给造出来,那大明的运输和军事方面,自然是又能添一利器,至于造不出来那问题也不大,毕竟很多东西都是这样,灵光一闪一个好点子出来,大家费劲半天可能白花钱财却造不出什么实物来。

但科技进步就是如此,一大堆失败的点子里偶尔蹦出那么两三个成功的,就足以推动着时代的发展。

花钱没什么好怕的,失败也没什么好怕的,只要能成功一个,对大明来说都是有利的。

看着朱由校绘制的图纸,张好古也分析起来:“陛下,这里改进一下是否会更好?”

“还有这里,臣觉得与其在两侧布置,不如统一挪到尾部。”

朱由校一听也是来了兴趣,与张好古讨论一番后修修改改,图纸让他更满意了。

舒服的坐在椅子上喝了口茶,朱由校说道:“这些东西,还是和师父讨论着舒服。”

“说起来,师父找朕是为了何事啊?”

张好古将折子递上去:“臣是为了大明国企一事,陛下请看。”

翻了翻张好古的折子,关于张好古的心思,朱由校一下子就明白了。

朱由校本就是个聪慧的人,或者换个形容,大明这些个皇帝,就没有傻的,无非是心思用在哪了而已。

朱由校这样的聪明人小时候虽然不爱读书识字,但这些年没少丰富自己,加上张好古早早就给他提出来一系列构想,脑子一转自然就明白张好古的意思了。

“师父提出的这个意见,倒是不错。”

“广揽人才招贤纳士,建设一批朝廷可用的企业,用来做一些大事,平日里还自负盈亏,倒是不错。”

“日后不仅是大明国内的建设,像是南洋之地有需要,朝廷也可以派遣这些企业去当地搞建设,宣王化,一举两得。”

张好古微微躬身:“圣明无过陛下。臣的意思,正是如此。”

“如今大明所面临的气候问题越来越严峻,南洋之地加快建设,对朝廷来说是一件好事。”

朱由校点了点头:“是啊,南洋之地建设的越快,对朝廷越有利。”

“所谓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这南洋之地尽是小国寡民,让他们沐浴我大明王化,学习汉家礼仪,读汉家经义;不出三代,便可融入我大明,这南洋之地日后就是我大明的海外之土。”

“前些时日朕举办国宴宴请南洋诸国的国主贵族,将那些人尽数看了一圈,倒是发现几个有野心的,可惜不是志大才疏就是空有野心毫无实力,受限于南洋的局势和自身,他们成不了什么气候。”

“南洋公司那边,得好好盯着,让他们都背上朝廷的贷款也是个好事,起码方便朝廷控制,省的他们乱来。”

“至于大明国企这件事,师父尽管去办,朕知道了。”

张好古点点头:“臣明白。”

回到内阁后,张好古与卢象升,徐光启开了个小会。

“关于咱们的大明国企计划,陛下已经同意了。”

徐光启感慨着:“同意了就好啊。说起来眼下卢相的户部也好,老夫的工部也好,随着朝廷发展是越来越大,越来越臃肿,这些东西,不知道多少人盯着呢。咱们自己做减法把这些肥肉给割下来,总比让别人抽刀要好。起码这些分出来的,还在我们控制之中。”

卢象升点点头:“徐部堂这话倒是不错,我们分出来的,自己还能控制,让别人分出去,那最后情况如何可就由不得我们了。”

张好古笑了笑:“将工部、户部拆分,是早就有计划,这些东西,要么单独成立一个衙门,要么拆分成国有企业,管辖方便,政令也通畅。”

“就像驰道衙门、税务衙门、商业衙门、水利衙门这些,迟早都要单独成部,六部模式对如今来说,已经不是那么适宜了。”

“好了,不提这些。第一批朝廷持有的企业,以工部为主,河道,水利,驰道各成立一个公司,户部和工部联合承办起来,,然后交予工部管辖。”

卢象升点点头,显然这是早就定好的计划了。

张好古又看向徐光启:“徐部堂,这些公司虽然是承接朝廷的项目任务,属于朝廷企业,但他们也要自负盈亏,朝廷不可能年年给这些企业供血。”

“元辅说的这些,老夫省的。”徐光启说道。

“既然如此,那我们筹备好了,就准备开办吧。”张好古笑道。

很快,大明河道建设公司,大明驰道建设公司,大明水利建筑公司这第一批朝廷所有的企业宣布组建,并在直隶正式开办。

由工部提供技术官员和熟练匠人,户部提供资金,这几家公司成立的顺顺当当,挂牌组建之后,就是准备迎来上市了。

首批大明国企的融资上市,自然引得民间大批人追捧。

这些国有企业的概念思想,老百姓没搞清楚,但大家伙也都清楚,这些企业是朝廷所有的,那么就不可能亏钱。

国有企业,给朝廷办事,这些企业肯定都是旱涝保收,是优质资产啊。

一些平日里舍不得花钱投资的百姓,都将自己的一部分钱财取出来投资这些国企,足可见得这些国企多么受欢迎。

最受老百姓追捧的莫过于大明驰道建设公司了。

先前一条京津驰道让老百姓和商人见识到了驰道的便捷和其中隐藏的利润,随后连接太原,连接开封的驰道纷纷开建,还有那连接南北直隶的驰道,哪一条不是引得民间资本追捧?

如今这大明驰道建设公司一看就是专门负责修建驰道的,这能亏?!

除此之外,在民间还流通起了一个新词,铁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