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进南中,入昆莫(2/2)

立冬将至,朱提未见寒冷,据说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

房间中除了张近之、何元,赵孟堂竟然也在,这就是仙师君王近臣的好处,还有一个精瘦黝黑的中年人。

“臣等叩见仙师君王!”

黝黑中年人慢了好几步,等三人说完,才独自道:

“臣朱提县令钟有品,叩见仙师君王!”

“都免礼,坐下说话。”

朱提县令?不由得不关注中年人。

“朱县令,朱提郡现如今是何种情形?”

“禀仙师君王,朱提郡守弃朱提而去,如今朱提、南广、堂琅三县,各自为政;臣钟有品出自附近村寨,乃三苗人,勉强维持县境治安。”

钟县令是本地人,郡守多半是外派,无法立足,故而离去,前晋就已失去朱提郡控制权。

“县境内有何农作物,县民通常以何为生?”

“禀仙师君王,有品身为父母官,内心惭愧,县境内有少量水稻、小麦种植,其它全靠山里的作物,竹笋、花椒、野果、野菜、山货等,唯有县城西南八十里处朱提山,有上好银矿,每年能获得白银一万两。”

一万两白银,恐怕是朱提县主要收入来源,争夺必定激烈,张近之大军到达,钟有品不可能硬来,还得拉拢大军,为其撑腰。

“朱提县户籍人口多少?尚有多少未登记入户?”

“禀仙师君王,朱提县户籍三千余户,人口接近两万,未登记入户者,多于户籍人口,常居于山中,难以统计。”

朱提县境,部落村寨不少,不受朝廷管辖,只听命于部落首领,治理起来十分有难度。

“朱提县可有棉花?”

棉花传入华夏,有两条路径,一是由西域传入,二是由南方传入,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地方,最适合种植。

“棉花?”

“收获时,白色一团团的,可填充入被褥保暖,可纺织成棉布,裁剪成衣物。”

“禀仙师君王,朱提当地称其为吉贝,或者氎花,作用如仙师君王所说。”

西域称为白叠,只是本王称其为棉花后,接触本王的人纷纷改口称作棉花。

“对!这就是棉花,朱提县种植了多少亩,今年收获如何?”

“禀仙师君王,朱提县零星种植不足一千亩,亩产大约三百斤,足够朱提县一带自给自足。”

“价格如何?”

“两文一斤。”

价格偏低,不如种植小麦、水稻合算,经济价值难以体现,必须朝廷加以引导。

“张将军,朱提到僰道的道路如何?”

“禀仙师君王,前楚立国后,继续采用积薪烧岩的古老方法,开凿焚道,打通了犍为郡僰道县,至朱提县道路,后又延伸至建宁郡味县,最终通达云南郡滇海。然山路崎岖,道路狭窄,是为五尺道。”

积薪烧岩,与本王的火焰术切割巨石,有异曲同工之处。五尺道,按这里的度量衡,一米二宽的道路,比起敦煌至紫亭,只有四分之一宽,的确狭窄。

“五尺道可是沿河谷修建?”

“禀仙师君王,朱提至僰道,溯朱提江而上,味县至朱提,溯堂琅江而上。”

详细询问一番,总算搞清楚了,朱提县西面的泸水,其实就是金沙江,长江上游主流干道。三维蓝星上,落差超过三千米,水流湍急,分布着众多的水电站;朱提江和堂琅江,都是泸水支流。

水电站想都不用想,当地的棉花、竹笋、花椒积极推广种植,引进玉米、土豆和高产水稻、小麦后,朱提一带的粮食供应,就能够得到保障。如此,山里部落村寨的山民,自然会被吸引,逐渐纳入户籍登记,扩充当地的人口和税收。关键一点,五尺道,必须得到扩充,能够通拉货马车,物资流通起来,经济才有希望。

敦煌至紫亭,只有三百余里,这里可是两千余里,但愿,道路扩充的地方,不要太过于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