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明码电报的挑衅(2/2)
但是没想到这派出去的一个营居然毫发无损的一路直上,直扑他们从百姓那里得到防御工事的确切修筑位置。
没有地雷,没有冷枪,没有任何袭击。
于是,跟在后方五六百米距离的日军一个大队,也一路跟了上去。
老龙头和草上飞,对于杜营长的大胃口,已经惊呆了。
在警备队一个迎上来的时候,他们还以为,将会给敌人一个迎头痛击,把他们打下去。
但没想到,居然就这么放过前面打头的一个营的警备队,等这个警备队身后的一个大队跟上来,真正的进入包围圈之后,才开始打。
而先爬上去的那个警备队一个营的兵力找到了老百姓口中阵地的所在,却发现什么也没有。
确定自己所要等待的敌人进入包围圈之后,杜成才才开始下令攻击。
石头底下,草丛里,大树后面或者树根旁边,都有射击孔。
在这片预设的阵地上,早就划分好了一块又一块的区域,标上号,哪个号的区域有大队敌人,会有观察哨通过电话来指挥炮位对其进行轰炸。
对于这种战术,特殊作战团一营,已经熟的不能再熟了。
但是对于老龙头和草上飞来说,这简直就是神话。
一个营的伪军和一个大队的日军根本就没有看到敌人在哪想反击,也没有机会反击。
战斗很快结束,日伪军一千五六百号人,进入了包围圈之后,连跑的机会都没有,就直接被人把后路给封了。
山里面的枪炮声,仅仅持续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停歇了。
甚至连半个小时都没有,1000多号人,利用地形优势设计了无数的交叉火力点,让这个地方没有死角,无论堵在哪里总会暴露在一部分枪口下。
这一片杀人阵地,终于等来了猎物,然后就是一场处心积虑的饕餮盛宴。
特殊作战团一营,完美的交出了一份战报。
所以,在战斗结束之后,迅速的打扫了战场,统计了战场上,敌我双方的战损。
“明码发报,通知全世界:我八路军先遣队进入到辽东地界的第一场面对日军围攻的战斗已经结束。
日伪军共计投入兵力,日关东军一个大队,1100余人。
伪军一个营,460人!
八路军先遣队投入兵力,一个营1085人。
战损结果如下:
日军一个大队1100余人,全部战死,并无一人逃脱。
现场找到1087具尸体,零散尸体应该有13具,日军大队长为一个少左,也战死在撤退过程中。
伪军一个营,460人全部战死,尸首齐全!
八路军先遣队战损两人,为刚到达东北时收编的当地武装人员。
此战缴获枪支弹药如下……”
第一次,第一次有人把战报,用明码的电报向全世界公布的。
而且这个战绩如天方夜谭一样,摆在所有人面前。
面对日伪军一个大队加一个营的攻击,但是这个出道辽东的八路军先遣队,居然只付出了两个人的牺牲,就获得了这场胜利。
没有人信,真的没有人信这封战报!
连日本人都不信,日本人也接到了这封明码电报,但他们并不相信这上面所说的所有事情,比如八路军的战损。
不过,也通过了这份战报,大概了解到了究竟是什么情况。
枪炮声半个小时不到就停歇了,然后一个人也没有从上面下来,飞机从机场飞到这里时,战斗已经结束,地面上已经没有任何痕迹,就连尸体都全部掩埋了。
所以日军也得不到上面的任何消息,上面的人是全部战死了,还是战死了一部分被俘了一部分。
现在他们得到了这封明码的电报之后,终于确认上面的人确实是全员战死了。
“这是什么意思?”
总部。
有人在问这个问题,陈山和命令手底下的人在战斗之后明码向全世界发这个电报是什么意思?
不只是总部在问,在思考。
蒋校长也在问,也在思考,同时他也不相信这明码电报上双方的战损率,但他相信八路军先遣队的人一定是赢了。
美军在太平洋上,也接到了这么一个电报。
他们不由得开始向蒋校长那边确认,这是不是真的,蒋校长也只好向他们提供了自己的猜测,但并没有实据。
最重要的是,北边的苏军,他们离得更近,所以他们也收到了这封明码电报。
他们第一反应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日军的战斗力,他们可是心知肚明。
三场大的战役,三场跟日军大的战役,三场都是苏军赢了。
可是,统计双方投入装备投入,部队以及统计双方的战损比就会发现,其实苏军如果同样兵力,同样装备在日军面前,是占不到便宜去的。
所以,在苏军眼里日军很强大。
可是这么强大的部队,以多打少去围攻八路军的一支先遣队,居然打输了,不管双方的战损比是不是造假,输了就是输了。
这绝对是一场真实的战斗,而且也绝对是日军输了,因为现在日军正在进行第2次进攻。
第2天又是一封明码电报。
“日军再次发起了进攻,这一次投入的兵力,比上次多。
日军同时投入了两个大队进行攻击,同时伪军也投入了三个营,天上已经有日军飞机进行盘旋。
现在,日军已经对我军盘踞的山头进行了炮击。
而且还是饱和式的炮击!
我军开始进入反击模式,具体战况,我军会在战斗过程中或者战斗结束后进行通报。”
这就很过分了!
这完全是不把日军当人了,这完全是挑衅,所有人,收到电报的所有人都感觉到了一股子深深的恶意。
这是针对日军的一股子深深的恶意。
这是赤裸裸的挑衅。
总部。
政委笑得很开心,同时也很担忧,他不由的打了个电话给陈山河。
“你这么有信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