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大将军杨燕(2/2)

他本人就是一名强大的战将,麾下的‘飞燕兵’在周边几国也是小有名气,一战将十万晋国近卫军覆灭,使得燕军在短短的小半年时间内就覆灭了晋国。

最重要的是,燕国覆灭晋国的举动让周边几国生起了戒心,就连乾朝那边似乎也有所动静。

要是已经完全覆灭晋国也就罢了,可是如今晋国王室仍然有着传承,而且又占据了河川之地。一旦无法在短时间内消灭这最后一股晋国余孽,恐怕各国和乾朝那边的反噬就即将到来。

此时的杨燕,反而有些进退维谷!

“大将军。”

一名年轻的将领走了进来,对着杨燕行了一礼。

杨燕转过身来,看着年轻将领,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是三皇子啊,本将招你过来,是有事想要询问你。”

燕真虽然是燕国三皇子,可是在军中以统帅为尊,这点就连燕王也是要遵从。

自从百年前燕国变法之后,燕军的实力日渐壮大,从原本东南方的一个小国成为了如今东方的霸主,与宋、明、汉三国公认为天下四大诸侯国。

这四大诸侯国,都是占地广袤,拥有雄兵数百万,就连乾朝也是要谨慎对待!

燕真身形站的笔直,一股精悍之气油然而生,显然是真正经历过战火的精英,不是那种镀金的纨绔子弟。

“晋国的姬芸公主你可熟悉?”

燕真的神情微微一愣,随即沉着地说道:“不算是很熟悉,不过有过几面之缘。”

“嗯,那你对姬芸公主最大的印象是什么?”杨燕望着燕真问道。

“漂亮,十分漂亮!”

燕真当下毫不犹豫地说道。

“……”

杨燕一时间有些不明,以疑惑的目光望向燕真。

燕真神情不变:“姬芸公主是晋王的第七个女儿,也是最小的一个女儿,最为受晋王宠爱。姬芸公主本人长得国色天香,可堪称东方第一美女!”

“曾经就有着晋国大臣和王室想要让姬芸公主和皇室联姻,不过晋王因为舍不得,所以没有立刻同意,只是说要缓几年再说……”

“除此之外,姬芸公主琴棋书画都算是精通,但是没有修行,不懂军事,也不通政治……”

“……”

杨燕点了点头,感情姬芸公主就是一个美丽的花瓶,要是没有这场剧变将来的结果就是联姻。

他将手中关于姬芸公主的情报放在一边,那么就只剩下最后一份情报。

“夏飞!”

杨燕喃喃地说道,眼神有些凝重。

燕真看了一眼杨燕,心中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问道:“大帅,你询问姬芸公主,莫非……”

在他的心中,对于那个美丽的不似人间般的姬芸公主还是一直念念不忘的。

“这是姬芸公主最新的情报,你看一看。”

杨燕随手将河川的情报递给燕真,毕竟对方的身份是王子,这点轻重他还是可以拿捏的。

燕真将河川的情报看了一遍,童孔有着微微的扩大,似乎有些不敢相信。

“大帅,这是真的?”燕真放下手中的情报,犹然有些不信。

“嗯,看来晋王还是有两下子的,居然隐藏的这么大的一记暗手。要是没有那五千道兵,就算是晋国的护国将军出现,德康也不至于会一败涂地。”杨燕摇了摇头说道。

“如今河川之地再度落入晋室的手中,而且铁板一块,想要拿下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燕真有些默然,他不是一个莽夫,也知道如今的情势对燕国有些不利,周边的国家畏惧燕国的强大,渐渐形成了联盟,共同对抗燕国。

之前那些国家还有些犹豫不决,可是这次燕国在短时间内覆灭晋国,真正的刺激了这些国家。

要是让那些国家知道晋国还没有亡,绝对不会允许燕国继续消灭这支晋国最后的势力……

“对了,大将军,国师似乎正在河川,一直在寻找玉箫宝藏。”燕真似乎想到了什么,连忙说道。

“莫非……”

“哼!”

杨燕的脸上有着几分不屑的神色:“所谓的宝藏,对于大局来说根本无用,还没有听说哪个势力靠着宝藏复国的。一个宝藏顶多成就一个富家翁,想要复国,凭借着宝藏的力量根本不可能。”

“刘寻那个老家伙,贪婪吝啬,还不是觊觎晋国的宝藏……”

从始至终,杨燕都没有将夏飞等人和玉箫宝藏联系在一起。

“不过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试探一下河川那边,要是有着机会,快刀斩乱麻,倒也不是不可以趁机将河川之地重新弄到手,也免得夜长梦多……”杨燕的眼神闪烁,抚摩着下巴忖道。

想到就做,杨燕神情一变,沉声说道:“燕真。”

燕真神情一动,身形站的笔直,大声应道:“末将在。”

“你即刻率领一万飞燕兵和五万精骑,赶赴古平关外,潜伏起来。要是有机会,趁机夺取古平关,将河川之地占领。要是没有机会,则是撤兵回来,具体的情况由你判断。”杨燕望着燕真沉声说道。

燕真不仅是三王子,也是一名久经战阵的悍将,深通韬略,修为强大。杨燕的麾下中能够和燕真媲美的,也就只有少数的一两人。

再加上燕真的身份,是最适合执行这个任务的将领。

换做其他的燕军将领,且不说有没有这个本事,关键的时候就无法像燕真这般当机立断。

而且燕真的手下有着不少他招揽的高手,关键的时候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

杨燕这个老狐狸,几乎将燕真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燕真一时间还没有想到这么多,听到杨燕居然愿意调一万飞燕兵在自己的麾下,顿时眼睛一下子亮了许多,当下就没有丝毫犹豫地大声应命起来。

“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