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此战关键(2/2)

竹箭的制造工艺,并不比普通木箭简单,甚至更加繁琐。

古今中外,无论在任何时代,箭杆的制造才是打造一支箭的关键,远比箭镞麻烦。

弓和弩,两种武器的箭矢加起来一千万支,就超过了六亿五千万钱,约等于大乾国的六十五万两银子。

燕州一战,大乾将士就打出了接近一百万支箭,击溃蛮荒人的战斗意志!

国产影视剧,一直是弓、弩、箭的重灾区,一言不合就是覆盖射击,导致观众认为军队射箭根本不需要精准度。

古往今来,在真实战场上,覆盖射击反而是属于小概率情况,弓箭手恰恰非常重视精准度,如果手里这一箭,不能保证命中率,宁可不射。

在古代,箭的造价极高,涉及人力、材料,没有哪个国家经得起长期覆盖抛射的消耗。

历朝历代名将,都对将士射箭有严格的要求。

明朝战神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就有记载:凡对敌射箭,只是个胆大、力定、势险、节短,则无不中人,无人能避矣。此状形容不出大端:将弓扯起,且勿尽满,且勿轻发,只是四平架手立定,则势自险矣。必待将近数十步,约我一发必能中敌,必能杀人至死……

大意是,弓箭手需要确保准头和距离,绝不轻发,一旦发射,务求一发命中,才能将自身作为弓箭手的价值发挥到极限,盲目射箭,只会导致己方形势险峻。

这一千万支箭,单靠一个军器监显然是不行的,萧清接受梁萧的建议,在半年前就通告全国,把库存的箭支都送往北境清点,本地只留下必要的一部分数量。

根据梁萧、王沧海、吕毅等人的推测,大乾国早已是内忧外患,单靠打压世家门阀是没用的,必须先打残蛮荒,夺回贺兰山,威震诸夷!

否则,一旦周边各国同时犯境,大乾国分兵四方,疲于应付,后果不堪设想。

到时候,只怕连同宗同源的大梁国都想趁火打劫!

为了这一战,萧清和王沧海、影卫部队日夜努力,才确保北境能有这么多军器。

蛮荒人也是有大量箭矢的,否则骑兵就没有那么明显的优势。

想要命中骑兵这种移动迅速的靶子,难度远胜过命中步兵。

大乾将士如今大量披甲,穿重甲行军打仗,对体力消耗不小。如果大乾将士没有足够的箭矢作为威慑,就很可能被蛮荒铁骑玩死。

这些物资,包括箭矢、长弓、神臂弓、棉甲、步人甲、陌刀……关键数量,只有梁萧、萧清和四大辅臣清楚,清单都是用钢制盒子锁上,由队长级别的影卫带队送到梁萧手里,确保没有第七个人知晓。

哪怕是负责清点物资的穆宏等人,也是分散清点,每人只清点一部分,生怕蛮荒人有可能知晓大乾国底细。

前任兵部尚书独孤群、兵部侍郎独孤云城,莫说这些物资数量,就连北境守军究竟有多少,都不清楚,只知道是“几十万”,这也是萧清和王沧海努力监督、压制独孤群的结果。

二人又秘密商议了一番,终于选定策略。

第二天,梁萧亲自通告全军,自己准备和十万燕州部队留守朔方,余下的燕州精锐随元帅吕毅出征贺兰山,确保北境安全之后,再去贺兰山支援。

士兵们经过短暂的震惊之后,只是惋惜,没有异议。

吕毅亲自安排众将动员部队,接近二十万。

与此同时,驻扎在贺兰山的蛮荒部队,也收到了朔方的细作消息。

大乾国,准备出兵三十万!

“两位元帅果然料事如神,大乾国就喜欢虚张声势,其实只有十二万到十五万!”

军帐里,左贤王看着细作送来的情报,眉头紧锁:“那梁萧,居然准备留守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