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人物记实(2/2)
“嗯我算一算”徐子琪掰着手指头,数道:“法国有一座庄园,还有个酒庄和中式餐厅。”
“美国的纽约和华盛顿以及加州的洛杉机都有独栋的房产,还有几家上市公司,但我只是占有少数额的股权。”
“英国有两处房产,还在一家服装巨头有少部分的股份。”
“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加拿大温哥华、香港、北京等都有我的房产。”
“具体数字应该在五十到六十之间,而且我在瑞士银行有一笔黄金,买了很多年了,升了十几倍。”
“这些年的投资金额大约是三百多亿。”徐子琪侃侃而谈,把江海龙说得一楞一楞,直到最后吐出三百多亿的数字时,江海龙再次张起了嘴巴,心中有些抓狂,虽然他早就知道徐家的灰色资产庞大无比,但也未免庞大得过了头,要知道,这些钱可都是徐子琪一个人的分红啊。
如果再加上徐建军和徐二军,那他徐家到底有多少钱?
“怎么,很震惊吗?”徐子琪笑着摇了摇头道:“我们家在国内并不是真正富有的超级富豪,改革开放了三十年,那些隐性的富豪,根本没上过排行榜的富豪掰着手指头也数不过来,他们的钱早已成为一串串跳跃的数字,也许你听不懂,但我给你打个比方”徐子琪考虑片刻,道:“2003年之前,国内为了刺激经济快速发展,所以内地各大银行无限制的放贷,而银行的钱是哪里来的?是全中国老百姓存下来的,中国人和其它国家的人不一样,中国人有了钱都喜欢存放起来,留给儿女,留给后代,所以全国十三亿老百姓的钱放到了各大银行,而银行通过放贷的形式,一方面是刺激经济,另外一方面则是收购利息。”
“但是,2003年之前的不良资产回收却非常少,放出去一万块,能收回几百,甚至连几百都收不回来,这些不良资产被一小部分投机者占有,然后搞房地产开发,搞融资上市。而搞房地产开发时,他们还会向银行继续申请贷款,所以经过原始的积累之后,他们的资产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我曾在国内做过一年的经济调查,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黑龙江省的某个小县城,省级贫困县城的农业很行,在2003年之前放出的贷款为叁仟多万,但实际收回的只有一半,也就是说,另外一千五百多万到现在还没被收回,而那个县城的农业银行,也只能年年报表,年年摧收,最后全部变成不良资产,汇报到中国农业总行。”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之前,贷款机制不健全,有关系有门路的人,弄一张假的身份证,就能贷出大笔的银行贷款,而银行再想回收时,连人家身份都是假的,他们还怎么收?”
“所以,到目前为止,那个贫困县农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还有一千五百多万未能收回。要知道,这还只是一个贫困县的农业银行啊,而全国有多少个省?多少个市县?一个贫困县农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都一千多万,那其它县城的不良资产又会是多少,总和汇总的资产又是多少?”
“这还只是农业银行,其它的建设银行、商业银行等等都不算在内,所以说,那些流失在外,一直无法回收的银行贷款,早就进了个人的腰包,这些富豪的富有是国家给予的。”
江海龙听得心惊不已,这些情况虽然他没的接触过,但也多少听说过,听说那些富豪绝大部分都是在银行贷的款。
“所以说,中国的隐姓富豪有很多,有的移居海外,将家人子女全部移民,你也应该知道,现在国内移民越来越多,他们的移民或许是为了在国外得到更好的待遇,子女就学、社会福利等,但何尝不是在转移资产?所以国家经不过大的政治动荡,也经不起经济的大地震,我最敬佩的人你知道是谁吗?”
“谁?”江海龙下意识的问道。
“前任,朱。我敬佩他的人格,他的高瞻远瞩。如果有机会,你可以去看看他的新书,特别是他在2003年卸任之前开过的一次常委会记录。我曾经拜访过一次他,很随和的一个老人家,是真正的大智者。”
“你还拜访过他?”江海龙惊诧道。
“嗯,在广州,我们都是戏迷,而且我们到现在还有电子邮件的方式联系,他非常喜欢看我的书,也愿意让我把在全世界各地看到的,听到的写给他看。”
“你还写书?”江海龙插嘴道。
徐子琪点了点头,笑道:“嗯,这些年总是一个人走走停停,把自已看到的、听到的、感受的都写了下来,出了几本,不过都是在英国出版的,国内并没有上市。”
“那你可以送我几本,要亲笔签名的。”江海龙哈哈大笑道。
徐子琪也跟着笑起来,道:“没问题,不过”徐子琪突然间灵机一动,眼睛也随即亮了起来,脱口道:“我正打算写一本人物记实,但一直以来没有好的人物可写,也没有素材,现在终于让我找到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