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审批奏折(2/2)

齐泰似乎看出了黄子澄的心思,他微笑着说:“殿下尽管放心,我们当然不会傻到直接说是太孙解决了寿州危机,我们要做的只是给他们一点提示,剩下的让他们自己去猜想好了。”翰林院的学士平日闲暇无事,最喜欢的就是聊聊家常。

反正目前无人知晓究竟是谁解决了寿州危机,既然对方不贪功,为何不把这功劳归于朱允炆呢?

让那些文人代表们对朱允炆的印象有所改变,这可比什么都重要。而且他们也不会厚颜无耻地直接说,而是给出一些暗示和线索,让文人们自己去推测。

朱允炆犹豫了一下:“这样不太好吧?”

黄子澄喝道:“殿下请放宽心,我们这就去处理。”话音刚落,黄子澄和齐泰便进了档案馆,众位翰林见状连忙行礼。

黄子澄和齐泰也一一回礼,并随口问道:“几位大人在讨论什么呀?这么神秘兮兮的。”

几个翰林立刻提起精神,对黄子澄说:“黄大人您还不知道吗?寿州那个惊天动地的布局,老爷子亲口说不是他做的,是有高人在背后指点!”

“没错!那位高人现在是谁,我们都很好奇呢。”

黄子澄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嗯,前几天我还听说皇上曾多次去东宫啊,随便说说,别乱传啊!”几位翰林学院的学士一听这话,顿时颤抖起来。

皇上去过东宫?

那寿州的危机岂不是皇孙——!

“黄大人,您别卖关子了,是不是皇孙殿下?”“对啊,黄大人,请您详细讲讲吧。”

黄子澄抚须微笑:“不能说,不能说,是不是,你们心里不是已经有答案了吗?何必还要我说出来呢?”此刻,翰林院的几位学士立刻变得庄重!

毫无疑问!

天哪!

如此巨大的恩德,竟然是出自皇孙之手,这可是一件拯救亿万民众的伟大善举啊!

而皇孙竟然如此谦逊低调!

翰林院档案馆外,朱允炆眼中闪烁着一丝兴奋。

虽然刚刚极力阻止黄子澄和齐泰这么做,但他内心其实也很想借此机会扬名立万。

即使被皇祖父发现了,这件事情也与朱允炆毫无瓜葛,这是一个百利而无一害的计策,这样的大功,他又怎么不渴望得到呢?

这正是他在文人士大夫心中树立形象的最佳时刻啊!

正当朱允炆陷入思绪时,傅友文走了过来,行礼道:“殿下驾临档案馆有何贵干?”

朱允炆回过神来,赶紧向傅友文行礼:“见过傅叔。”

傅友文赶忙正色道:“殿下折煞微臣了,还是称呼微臣的名字吧,微臣不敢僭越。”

朱允炆一愣,傅友文显然是在与自己保持距离。

他不动声色地道:“本宫打算去档案馆查阅一些资料,您这是……?”

傅友文回答:“哦,我是来拿户部的财务账册备案的,一起去吧。”

“好!”

于是,傅友文陪同朱允炆进入了翰林院档案馆。

刚才还在唉声叹气的一众翰林学士立刻安静下来,恭敬地看着朱允炆,眼里多了一丝敬意。

朱允炆察觉到了他们的变化,暗自握紧拳头,同时也对黄子澄和齐泰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参见殿下,参见傅侍郎。”

朱允炆挥手示意:“此处并无殿下朱允炆,只有学生朱允炆在此,允炆拜见诸位老师。”

傅友文意味深长地看了朱允炆一眼,也跟着笑了:“你们刚才聊得挺热闹的,说的是什么呢?”

翰林院的学士们意味深长地答道:“大家都在猜测呢,寿州危机出自哪位高人的手笔。”说着,他们有意无意地看向朱允炆。

朱允炆装出欲拒还迎的模样,羞涩一笑,这一举动更加坚定了众人认定寿州危机是由皇孙朱允炆解决的看法。

然而,傅友文却突然插话:“啊?这事啊,用不着猜了,我知道,是我陪着皇上亲自外出求策的。”

傅友文看似随意地说了这么一句,仿佛毫不在意,但又有谁知道他是否故意为之呢?

能够做到三品户部侍郎的位置,傅友文的能力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