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妥协?(2/2)

“嗯,我们现在的确需要让恒国人的二次轰炸来的尽可能的晚一些。”

亚历山大·布克维面色平静的点了点头,并示意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特瓦尔多夫斯基继续他的发言。

“如果大恒护国军真的有足够的新式武器对莫城展开全面、彻底的轰炸的话...............”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特瓦尔多夫斯基咬了咬牙,硬着头皮继续说道:“我认为——为了整个伊凡以及全城百姓的人身安全,我们也只能和恒国人谈谈妥协的条件了!”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特瓦尔多夫斯基的这个用词还是比较含蓄的。

所谓的“妥协”其实说白了就是投降..............

只不过,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特瓦尔多夫斯基一直都在避免让自己的发言中出现“投降”的字眼。

“特瓦尔多夫斯基,你完全可以表达的更清楚一些。”安东·马克西泰·铁木科寒着脸冷声道:“你的意思是——我们现在已经没有必要继续再抵抗下去了是吗?”

“你同意我们让出莫城向恒索联军投降?”

“是的!”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特瓦尔多夫斯基心一横:“我想这应该也是在座大多数人的想法!”

“30号防空塔遇袭的分析结论报告大家刚刚已经看过了。”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特瓦尔多夫斯基环视了一下众人特意避开了安东·马克西泰·铁木科的目光:“高温、窒息、超压!每一个字眼都代表着毁灭!”

“毫不夸张的说——恒国人的这种新式武器在战场上展现出来的杀伤力几乎可以媲美还没有研制成功的蘑菇弹了!!!”

“恕我直言——如果恒国人用这种新式武器对莫城实施全面打击的话,我们的抵抗除了徒增伤亡之外还会起到什么作用呢?”

“那样的话,我们的抵抗将毫无意义!”

“而且,如果我们面对现在这种局面的话依旧执行抵抗到底策略的话我们将成为整个莫城乃至整个伊凡的罪人...............”

“因为,一旦我们坚持那样做的话,莫城遭受那种打击将不可避免的成为一座死亡之城!!!”

说到这里,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特瓦尔多夫斯基好像已经彻底放开了:“而且,根据眼下的情况我也不认为我们具备和索伦联军死磕到底的资本和可能。”

“不是我在这里危言耸听,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因为30号防空塔的遭遇就摆在我们面前。”

“大家不妨想一想——如果恒国人对我们所在的防空塔实施那样的打击的话,伊凡最高统帅部还会存在吗?”

“如果最高统帅部都不在了,还会有多少人会坚持与恒索联军对抗到底呢?”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特瓦尔多夫斯基情绪趋于激动:“我们现在就可以预想一下!”

“倘若我们拒绝恒国人的劝降,一旦恒索联军对莫城展开全面进攻,那么伊凡最高统帅部的所在地将会成为恒索联军最优先的重点打击目标。”

“因为,恒国人与索伦人都知道在莫城实施“斩首”行动将是瓦解莫城守军抵抗意志的最快捷方式。”

“如果恒国人没有投入这种新式武器我们自然不用担心恒国人和索伦人的斩首行动。”

“我们只要躲在防空塔就可以保证绝对的安全。”

“但现在完全不同了................”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特瓦尔多夫斯基指了指脚下:“很遗憾——我们现在正身处整个莫城最危险的建筑之中!”

“分析结论上说的已经很清楚了——恒国人的这种新式武器对于防御工事内的敌人具有无与伦比的杀伤力!”

“想想30号防空塔里那6000多名守军是什么样的下场.................”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特瓦尔多夫斯基看了看面露担忧之色的众人,继续说道:“毫无疑问——如果我们所在的防空塔也遭遇那种程度的打击那还有谁能够生还?”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其实已经没有“妥协”以外的第二种选择了!”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特瓦尔多夫斯基话锋一转:“说到底恒国人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那4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我们可以在这个问题上和恒国人好好谈一谈。”

“当初我们之所以不同意归还这一部分的土地那都是彼得·米哈伊洛维奇·雷尔夫的问题!”

“是彼得·米哈伊洛维奇·雷尔夫犯下了这个错误!”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特瓦尔多夫斯基直接将这个问题甩锅给了早就归了西的彼得·米哈伊洛维奇·雷尔夫身上。

“话虽然可以这么说,但现在这场战事已经不是伊恒双方的事情了。”

“不要忘了,我们现在面对的是恒索联军,就算恒国人想要收手他们也要考虑到索伦人的意见。”

立即有人对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特瓦尔多夫斯基的这个思路提出了质疑。

“其实这个问题也不是不能解决的。”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特瓦尔多夫斯基目光看向了亚历山大·布克维:“不要忘了——任何形式的联盟终归都是利益的结合体!”

“我相信——恒国人与索伦人的联盟也不例外。”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特瓦尔多夫斯基正色道:“也许我们可以适当对恒国人作出点“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