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2/2)
而且国主战后的旨意是,今后在没有邶国境内大量兵力折损的情况下,决计是不会再轻易向中原发兵的。
那他们火州损兵折将的仇,何时才能得报?
作为喀什噶尔汗国最西边的领土火州,因为其地势多山山上的岩石红如火,故名火州。
历史上,这里曾经被叫做高昌国。
高昌国人多地狭,除了畜牧业,葡萄种植最为兴盛。
该地的封地领主、寺院、官府到普通百姓,都拥有大小不同的葡萄园。
高昌的葡萄的种类又多又甜。
该国的葡萄酒酿造手艺,在西域各国也是首屈一指的。
后来被胡商贩卖去大唐长安,拥有大面积葡萄园的庄园主们更是赚得盆满钵满。
除了葡萄酒,高昌国还有一种特有的草木,名曰白叠子。
本地人多取其棉丝织为衣,布甚软白。
白叠子传到河西走廊又被汉人叫做棉花。
就是这么一个出产葡萄酒与棉花的好地方,在元朝后期被喀什噶尔汗国并吞。
喀什噶尔汗国后来在地陈兵五万,时刻觊觎着中原。
还别说,真让他们等到了好机会。
当喀什噶尔汗国察觉到邶国国力日薄西山后,就让哈剌火州发兵攻打关西七卫。
今日蚕食一些,明日再蚕食一点。
在与邶国边军交手十余年后,邶国彻底放弃了关西七卫并退回了和平关内。
打下来的地盘,却不是那么好管理的。
在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内,居住在关西七卫的数十个少数民族,为了争夺绿洲和水源,大战小战年年不断。
邶国管不着失去的故土。
喀什噶尔汗国国主,除了把哈密城分封给了自己的亲弟弟做王地,对其他异族除了掠夺、压榨、选奴,基本国策是任由这些人自生自灭。
乱着乱着,从事农耕文明和经商的汉人就搬迁至了关内。
更能适应大漠环境的游牧民族们,却是留了下来。
除了本地人之外,还有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胡商们,每年都会在关西七卫的瓜州、哈密、罕东卫等地停留和补给。
就说手握实权的火州伯克甲(首领),收到哈密城的来信,怎会不怒火冲天?
以他对现任国主行事作风的了解,忠顺王和贵族们的小命与关西七卫被邶军重新夺回一事相比,后者更为打脸。
且,要是默许了邶军在关西七卫驻军,对喀什噶尔汗国的安全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威胁。
汉人有句古话怎么说的?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探子发回火州的情报是对方出动了五千人!
发兵四万,就不信夺不回一个哈密城。
国主的弟弟有十几二十个。
是时候,给哈密城换一个忠顺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