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朱温的卧龙凤雏(2/2)
朱温病重时,召敬翔到床前托孤。敬翔也不负所托,尽忠谋国,但终不为梁后主所用,最后为后梁殉国。可以说,敬翔就是朱温的“诸葛亮”,见证了后梁的建立与灭亡,生为后梁,死亦是为后梁,初心不改,德行上没有一点问题,为后世敬仰。
朱温另一个得力的谋士是李振。李振年轻时聪明好学,也曾踌躇满志去参加科举考试,但很不幸几次都名落孙山,李振心里很不爽,觉得世道黑暗,暗中发誓有朝一日杀尽朝中的权贵。后来路过汴梁,求见朱温,一番交谈,被朱温视为奇才,朱温盛情邀请李振留下来,李振也觉得朱温是个干大事的大哥,就随军做了幕僚。
历史很有意思,黄巢未考中进士,敬翔未考中进士,李振也未考中进士,最后都成了唐朝的掘墓人。若是三人都高中进士,成为大唐的臣子,历史也可能会改写成另外的样子。
李振才智过人,有见识多奇谋,常被朱温作为使者,合纵连横于众多地方势力之间。因争地盘,朱温的两个小弟湖南王马殷与朗州刺史雷满打了起来,朱温就派李振前去调解,李振发挥自己出色的才智,凭借出众的口才,很快就平息了争端,两方罢兵言和,再次团结在大哥朱温的周围。一张嘴胜过百万雄兵,朱温大喜,又将出使长安的重任交给了李振。
李振初次去长安时,控制唐室朝廷的宦官正准备废掉唐昭宗,谋立小皇帝,以便于更好的控制朝政。出于对地方军队大佬的忌惮,宦官集团派出代表与李振洽谈,希望双方能良好合作。看到这些宦官,李振就想到科举落第的事,再听到这些宦官的谋逆之言,李振大怒,义正言辞的训斥道:废黜郡主是祸乱国家的不祥之事,是犯上作乱的谋逆之举,我梁王百万之师行的是匡扶天子的正义之事,岂能与尔等同流合污。
长安城局势混乱,李振没待多久,就回汴梁向朱温汇报情况去了。李振还在路上,未到汴梁时,宦官集团就发动了政变,把唐昭宗废掉囚禁起来,并派出使者快马加鞭到汴州游说朱温,愿将唐朝的江山社稷全部交给朱温。看到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朱温很犹豫,幸福来的太快有点不真实。朱温拿不定主意,就召集幕僚研究这个事情,大家都以为这是个好事,与宦官集团联手更容易成事,唯独李振反对,“行正道则大功勋可立,岂能与阉竖为伍”,李振一语惊醒朱温,我有枪杆子啊,我完全可以借此机会把宦官集团除掉,这是师出有名、匡扶朝廷的正义之举啊。朱温立马诛杀了宦官集团的使者,派李振带领精兵到长安与宰相等朝臣联手,迅速诛杀了谋逆的宦官,再次拥立唐昭宗继位。
唐昭宗在朱温的拥立下复位成功,又按照朱温的要求迁都洛阳,彻底成了傀儡皇帝。李振作为朱温的全权代表,成为洛阳实际的掌控者,掌握着朝廷的生杀大权,对昔日的权贵随意废黜。为进一步打击朝臣力量,削弱唐室根基,时任宰相柳璨在得到朱温的同意后,将前任宰相裴枢等大臣诛杀在滑州阳白马驿,李振看着这些昔日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权贵,对朱温说:这些人自诩为清流,现在把他们的尸体投入黄河,让他们成为浊流吧!朱温哈哈大笑,李振终于出了多年前科举不第的恶气。
朱温建立后梁,册封李振为户部尚书,主管财政,位高权重。后来梁朝被后唐李存勖所灭,汴梁城破之日,李振先去找敬翔,对敬翔说,“我们不如去朝见新君吧”,敬翔说,“大丈夫岂可以朝秦暮楚,梁晋世仇多年,又有何面目去见新君呢”。最终,敬翔自尽身亡,以死报国。而李振屈膝拜见了李存勖,第二天就被处死。
李振有奇才无雅量,有智谋无气节,助朱温得天下,最终也见证了梁朝的覆灭,只是最后屈膝投降了后唐,晚节不保,却也没有保住性命,被后人耻笑看轻,也算是咎由自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