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戴金辰的困局(2/2)

“你们这是造假!”另一部分人旗帜鲜明地反对这种做法。

“这不算是造假吧?这是业内普遍的做法,不然的话,这么大一笔投资岂不是打了水漂?谁来对股东们负责?”事实上,坚持这个观点的人,多少都在集团内占有一定的股份,他们考虑更多的还是自身的利益。

项目组经过十多轮的沟通讨论,依然没有达成共识,最终不得不把皮球踢到戴金辰这里。

戴金辰在详细地听取了正反两方面的意见后,也陷入到了沉思当中,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都没有对这个结果表态。

摆在他面前的似乎只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条,赞同第一种观点,微调数据,获得比较好的实验结果,达到上市的标准,这似乎是一条稳妥的方法,况且,行业内类似的做法不在少数,但这么做与自己的理想相悖,他的良知会因此而不得安宁;第二条,就此终止这个项目,然而,前前后后为此花费的近十个亿的资金就真的打了水漂,更严重的是因此而引发的连锁反应会进一步拖垮公司。

“能不能在现有三期临床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样本量?试验数据会有变化吗?”他询问研究院的同事,试图找出第三条路来。

“一般来讲,样本量越大,试验数据越客观,但从现有的二期临床和三期临床数据看,加大样本量,得出更积极数据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很有可能试验数据会越来越缺乏统计学依据,所以,不建议再继续增加样本量。”同事委婉地提示他。

理想与坚守、沉沦与放纵,何去何从,似乎是每个人在生命中不可避免的抉择,但多数人会选择后者,毕竟对理想的坚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会让自己在惊涛骇浪中经受无穷无尽的煎熬与折磨,而放纵和沉沦则会麻痹掉自己的良知,让自己永远生活在舒适区,如同温水煮青蛙般最终过上行尸走肉般的生活。

无疑,戴金辰也面临这样的抉择,如果选择前者,他将付出惨重的代价,那种代价远不止损失十亿前期投资那么简单,那将是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连锁反应的开端就是股东们的撤资。想当初,当远望集团宣布购买“恩必达”项目的时候,多少资金趋之若鹜,同样,当戴金辰宣布终止这个项目的时候,这些资金又如潮水一般迅速退去。

当他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夜以继日地处理好这些事情的时候,他变得异常虚弱,有一次,他在洗手间的梳妆镜里无意间看到自己的日趋光亮的发顶,突然有种想放弃挣扎和抵抗的无力感,还不到五十岁就成了一个小老头!自己的坚守有价值吗?

他在家里整整陪了妻子一个月,一个月的时间他几乎足不出户,这是多少年来从没有过的事情,一度让他的妻子误以为他已经彻底失业,于是又开始数落起他来:“年纪轻轻,就呆在家里,无所事事,这还是个男人吗?”

妻子的数落让他啼笑皆非。妻子的言语总是那么简单、粗暴,但又富有深刻的哲理:男人嘛,不就应该是泥做的,应该具有相当的韧性和粘合性,才能被塑造成各种各样的形态,哪能一碰就散,一蹶不振呢?

一个月后,戴金辰又满血复活,他开始重新思考和布局未来。

资本退去之后的远望集团是一地鸡毛,如何重整旗鼓?戴金辰制定了三步走的方案,第一步是补充资金,缓解集团举步维艰的财务困境,于是就出现卖地的事实;第二步则是重振“先达”的销售,这就有了换帅的风波;除此之外,他还要重组研究院,补充新鲜的血液,重新找到研究的方向,当然这是下一步的事情。

在这三项工作中,“先达”的销售是关键,毕竟卖地只能解燃眉之急,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才能保证公司的良性运作,这不得不依赖产品的销售回款。在重振销售的时候,他发现销售团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斗志低迷、团队涣散、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洞悉这些问题之后的戴金辰明白,必须对销售队伍进行重组,当务之急是换帅。在物色营销公司总经理的时候,他颇费了一番周折,他放眼审视时下医药圈,在销售领域做得风生水起的大有人在,但他们是否适应远望集团的文化土壤?特别是在目前带金销售盛行的大背景下,自己独树一帜地率先搞起来了学术营销,成了业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如果随随便便招一个人过来,弄不好就会水土不服,这将是对远望集团的第二次伤害,在这个节骨眼上,远望集团再也经不起折腾。因此,在考察目标人选的时候,戴金辰可以说是慎之又慎。经过一番比较和筛选,带有浓厚远望集团文化基因的陆刚最终进入了他的法眼。

陆刚,转业军人出身,身材魁梧,皮肤黝黑;他目光如炬,能看透对方内心每一个阴暗的角落,方正的脸庞则在向世人宣告他的正直和坚守原则;他的性格和他的名字一样坚硬。他跟随戴金辰南征北战八年有余,从代表一路攀升,仅仅用了五年的时间就做到了大区经理的位置,又从大区经理位上跳到黑龙江一家药厂任销售总监,风头正劲的时候却急流勇退,辞职回家,名义上是赋闲,实际上是在加油充电,积蓄能量,以便飞向更加高远的天空。

当戴金辰登门拜访的时候,他正在研读《***选集》。戴金辰直言不讳地说出了远望医药目前面临的困局,希望他出山,帮助自己重整销售队伍。

陆刚对戴金辰是尊敬而且相当客气的,但他并没有马上答应戴金辰的邀请,委婉地推辞说,自己之所以赋闲在家是为了照顾生病的母亲。坦率地讲,陆刚的话并非完全是托词,他的母亲的确身体不好,他又是一个出了名的孝子,此时此刻陪在母亲身边在他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从另一个角度讲,他又确乎有待价而沽的想法,这种待价而沽并非是在等待戴金辰开出更高的价码,他不是一个格局如此之小的人,他渴望成就一番事业,而目前介入老东家远望集团可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俗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他等待的正是戴金辰的诚意,只有诚意到了,他才能名正言顺地上位,然后才能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在戴金辰完成了三顾茅庐的固定仪式后,陆刚终于答应出山,并且事先跟戴金辰约法三章:在营销公司内,自己独立自主地行使职权,外人包括戴金辰本人或其它集团股东不得干涉;自己跟集团签订销售增长协议,承诺年均销售增长达到50%以上;任期三年时间,达不到集团要求,三年后任凭发落。

对于陆刚的能力和为人,戴金辰了如指掌,如今有他出面掌舵营销公司,自己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对药物研究院进行重组。

关于“恩必达”项目的失败,他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省:是不是自己太过于急功近利,以至于选择了购买现有专利这条捷径?或者是自己太过于轻信了大卫陈的为人?或许他早就知道会出现这样的结局,他极力推荐自己去买这个专利无非是想从中牟利?经过反复地思考、不断地自我否定又自我肯定之后,他最终意识到,在目前局面下,购买成熟专利是唯一一条弯道超车的途径,但对于要购买的标的,他应该采取更加审慎的态度和更加深入的研究,这就意味着需要有更加专业的人才来协助自己,大卫陈无疑是一个理想的人选。

大卫陈这边呢?“恩必达”项目的失败,显然也是他始料不及的,他因此对戴金辰满怀愧疚之心,一度产生过羞于再与他见面的想法,但当戴金辰再一次主动拜访他,并盛情要求他出任药物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的时候,他感激涕零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在戴金辰一番运筹帷幄之下,远望医药集团这艘因沉戟折沙而险些搁浅的战船终于缓缓地起航,重新驶向波澜壮阔、波云诡谲未知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