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饱肚子才是硬道理(2/2)

百姓们耕种向来会使用一些农家肥,但是这些农家肥都是没有经过加工处理的,不但效果不好,还容易滋生病虫害,农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号召百姓们将人畜粪便、秸秆等物收集起来,统一的进行加工,也就是沤肥,通过这个过程,原本容易导致病虫害的肥料,转化成有利于作物生长的有益菌,让田地的产量大大增加。

农业部还对百姓的耕作加以指导,倡导深耕细作,提出了秋整地的办法,过去百姓们收割之后,田地里的秸秆都不怎么处理,都是在第二年春耕前烧荒,草木灰虽然有肥田的作用,但是秋季深耕的效果要比春季烧荒好,于是秋翻地、秋施肥、秋起垄、秋灌水这个被称作四秋整地的办法就被全面推广开。

百姓们一开始也是十分不理解,等第二年收获时,经过秋季整地的土地,比没有经过秋整地的土地,产量上又高出半成到一成,百姓们彻底信服了,从此对农业部门发出的耕作指导,看得比皇帝的圣旨还要重,等他们知道这些办法,都是皇帝提出思路,农业部官员们开发出来的之后,对皇帝的忠心,就彻底上升为死心塌地了。

这一系列的举措,让百姓们的手里很快的积攒了大量余粮,余粮存在手里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帝国的百姓们经过多年的战乱,对饥饿的恐惧是来自骨子的,不过在连续几年都获得丰收之后,百姓们终于明白,良种和农具以及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真的可以让他们摆脱饥饿的威胁。

同时,农业部大力鼓励百姓们饲养猪、羊、鸡、鸭、鹅等家禽家畜,在南方地区推广鱼塘养鱼技术,一方面可以获得肥料,另一方面在让百姓增收的同时,让百姓们的食谱更加丰富了。百姓们除了吃粮食之外,也可以吃一些肉蛋之类,这让百姓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主食的地位下降了,粮食的消耗也就降低了,全国范围内的余粮就越来越多。

粮食的富足,就导致粮价下跌,于是一部分百姓开始选择种植经济作物,如棉麻、豆类等。

这根本上,让养活百姓所需要的土地面积降低了,于是世家豪门手上掌握的大量土地也就不那么重要了,这对世家豪门来说,是个严重的打击。

帝国在填饱了肚子之后,发展工业被提上日程,各类矿场在全国各地开始建设,在没有大型机械的年代,这些矿场需要大量的工人,这给低过的百姓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很多百姓为了贴补家用,在农闲时节去矿厂做工,但这并不能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大量的矿场还是面临着缺乏工人的窘境。

于是矿厂所给出的工钱越来越高,而很多农民,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因为有了更好的营生,主动放弃了土地,选择去矿场或者工厂做一名全职的工人,这就将一部分农民从土地中解放了出来。

帝国政府兴修水利、开挖水库水渠,修筑公路、运河,大肆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在建国初期是利用军队,让军队成建制的转为工程兵,后来就慢慢转为雇佣当地农闲农民,再后来变成各地都成立专门基建队,招揽民夫搞建设,于是很多农民摇身一变,成了建筑工人,收入比耕种土地还要更丰厚一些。

发展农业和工业,都是开国先皇在立国之初,就已经做出的计划,虽然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是这个计划作为祖训留下来,经过后人的努力,在开国先皇去世后,继任的几代皇帝始终在为之努力,如此坚持下来,才成就了如今的大夏帝国。

皇帝每次在皇宫内的大殿门口向京城眺望时,都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因为正是因为自己祖先和自己的努力,百姓们才能安居乐业。但同时又会感到无尽的压力,因为自己一旦有所懈怠,在某一个方面行差踏错,几代人的努力就将付诸东流,庞大的帝国将会面临崩溃的危机。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是皇帝的座右铭,他坚信,只有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危机早做打算,才能有效的规避风险,为自己的继任者打下基础,为帝国的继续发展打下基础。

皇帝为国家殚精竭虑,一方面是因为这是祖宗基业,必须守住了,更大的原因是因为皇帝是个极有责任感的人,守住这份基业,并将它发展壮大,让大夏帝国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是他作为皇帝的责任。

作为皇帝,往往都是自诩真命天子、九五至尊,天下百姓和官吏,自己是代天行使权力是,然而大夏帝国的历代皇帝都不这么认为,开国先皇留下的祖训中,第一句便是:大夏是大夏人的大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