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上海滩传统的华资金融业(1/2)

略更小说网 www. LueGeng.com,房地产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票号在上海内汇市场上唱了半个多世纪的主角,到清朝末年,遇到了其他金融势力的挑战。首先,近代中资银行业兴起后,亦以发展国内汇兑为一项主要业务;其次,外国银行在垄断国际汇兑之余,亦竭力挤入中国的内汇市场;再次,上海钱庄的业务也已越出上海市范围而参与埠际间的资金划拨与调度;加上票号自身的墨守陈规,不求进取,汇兑业务走向衰落。辛亥革命后,大批票号陆续停业清理,它在上海内汇市场上已基本消失。

到了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正月初三辰光,钱庄同业公会启事:自本日起,行用银票(即庄票),仍照旧规,收到作实。中外各业不得以票销、票匿借此推诿,移祸于人。文中说:“行用庄票,百余年矣。”

其中经营的银钱票分为私票和官票,先来讲一讲私票。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未发行纸币,但民间却有纸票流通。如上海钱业发行钱庄票,做生意或买卖豆、麦、花布,皆凭银票往来,或到期转换,或收划银钱,以代替现银使用。

上海开埠后,凡向洋行出货、银行买汇及各种交易的收付,规定须用汇划钱庄的庄票。对于所发庄票,同行照例不予歧视一律收用,故有“满天飞”之称。辛亥革命后,不少中小钱庄发行铜元票,面值有10枚、0枚、50枚等,以0枚面值的铜元票比较常见。据民国8年(1919年)估计,上海大约每庄发出票面金额每年最少者约1500万两,最多约500万两,平均约000万两,其总额约十六七亿两。

其二、官票,清政府为筹措镇压太平天国的军费,于咸丰三年(185年)发行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两种纸币。户部官票以银两为单位,亦称“银票”,在上海流通情况已难查考。大清宝钞以制钱为单位,亦称“钱票”,上海流通的票面盖有“此钞准商民交纳江苏地丁、关税、盐课、一切正杂钱粮”字样的戳记。不久即因通货膨胀而贬值,至咸丰末年停用。

清末,江苏官银钱局有裕宁和裕苏官银钱局之分,均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为充裕地方财政,裕宁官银钱局和裕苏官银钱局曾发行钞票,其上海地名券以银元为单位,面额为1元、5元、10元三种。宣统二年(1910年),上海道颁发布告,声称裕苏、裕宁两官银钱局与寻常钱庄、票号不同,所发钞票由官府担保,中外商民可一体通用。不久,江苏官银钱局的钞票陆续收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