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返京御前奏对(一)(2/2)

他想南北尽臣服于大清统治,就得促进南北经济、文化、商贸等往来,离得开大运河?

他想满蒙汉一体,想让八旗与汉人认可大清统治,就得于朝堂建立满汉、文武平衡!

他最初允许臣子借国库银钱,为的是什么?还不是安抚臣子!

……

康熙沉思了良久,长叹一口气,说:“老四啊,也就是你,能明白朕的不易!可你要知道,朕虽是帝王,但也不是万能的。现下不是朕抓着江南、漕运和吏治不放,是有人推着朕不得不朝江南、向漕运、对吏治下手。”

别以为高士奇、李光地、明珠这仨老狐狸真“服软”了,人精明着呢!江南、国库那些事儿也许他们不干净,但绝不是大头,却被底下人拥着、逼着担责,谁心里能舒服?

他们表态、出主意,言明支持朕整顿吏治,实际上就是要清除底下那些跟地方、跟各派势力纠葛深的官员,顺带重得朕的信任。呸,一群老狐狸!

漕运、河道衙门的事儿上,他们如此上心,也是另有所图的——

他们虽位高权重,但漕运、河道贪污、勒索、糜烂等积累的大量钱财,压根不归他们而是被河道衙门、地方士绅给瓜分了。

支持朕开海运,想太多!他们不过是想有筹码与河道衙门、地方士绅对垒,进而在漕运这块“肥肉”上咬下一口。

信不信,一旦朕真的决定开海运,高士奇、李光地、明珠绝对改旗易帜,拿着前明那些前车之鉴来劝谏,不可重蹈覆辙,要么就拿祖宗规矩说事儿……哼,一群狗东西!

一句话,再君臣相得,在利益面前,也没半点作用!

”皇阿玛,儿子去江南一趟,得了样东西。”胤禛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册子,恭敬地递上前。

康熙略一看,大惊失色,又气的凭空怒斥,“这群狗东西,这群王八蛋,真把江南当做他们的后花园,想怎么来就怎么来,把朕,把大清律例当什么了!!!”

这竟是江南盐商的暗册之一,专门记录朝堂重臣索取的贿赂,以及盐商们帮他们做的那些腌臜事儿……

什么暗地里选秀,挑最好看的姑娘送入重臣榻上,什么截留贡品私底下送礼等比比皆是。

康熙如何不怒,如何不惊,就这上面记录的人名……这册子不亚于《百官行述》。

谁要是拿到这册子,某种程度上就相当于拿捏了百官的软肋,大清官场半数都得投鼠忌器!!!

转念一想,这样的册子,老四都没暗中留下,而是眼巴巴地送上来,这不正说明老四对朕、对大清大公无私吗?

瞬间,一扫对老四的猜忌与冷漠,亲自扶起胤禛,轻咳了一声,“这册子……”

胤禛摇摇头,急忙道:“皇阿玛,这册子不能留,您也当做没看见吧!儿子打算用这册子,彻底了解江南之事,也消了百官对您、对大清的恐惧与怨怼,往后,还是君臣一心开创大清盛世!”

康熙沉凝片刻后说道:“也好,这册子某种程度上,确实不该存于世。”

胤禛思索顷刻道:“但现在不能毁,皇阿玛,这等东西眼下咱们可用,当然,一切内容不能见光。”

“朕不需要靠这种东西拿捏百官,你……”康熙眯起眼睛道:“朕只问你一句,这种东西该存在于世吗?”

胤禛当即答话,“不该,皇阿玛,若见了光便是亡国之书。”

康熙点头道:“如此就好,当着朕的面,烧了它,就不该出世的东西,还是不要留有痕迹比较好。”

胤禛道:“我认可皇阿玛的不该出世,但是它还需要存在一段时间,至少江南之事能否了解,该如何了解,需要它的协助!漕运、河道是否继续糜烂下去,也要靠它压制百官一阵。”

康熙迟疑片刻,目下大清乱象不显,但各地或多或少都存在些问题,这册子不能见光。

老四要用此暗地里威胁朝臣们一波,引起朝臣的恐慌……倒也无妨,怕就怕中途出现纰漏,那就真的要乱像显世了。

见他迟疑,胤禛忽然道:“请皇阿玛信儿臣一次,让儿臣再允许保留它三日,三日后的大朝会,一定给您一个交代!”

康熙冷笑道,“你可敢赌上一切?”

“敢!”胤禛深知这册子关系重大,若稍有不慎,恐引火烧身。

但他还是拿出来了,就是要借此表明态度:

大丈夫有所有所不为,身为皇子,皇权争斗再狠,也得守住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