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奇门针具(2/2)

任平一愣,想什么宵夜?什么陪我们玩,她只说带我去,你从哪里冒出来的?

正一团乱麻之际,方小婉忽地敲敲后车窗:

“我们就在这儿下了。”

“真的?”

那司机大喜过望,连忙停下车,开了车门,待两人下车后,不忘把那团零钱丢出车窗,说了句好人一生平安,让后忙不迭地掉头走了。

任平一脸茫然,看了眼散落一地的零钱,挠挠头:

“他说什么好人一生平安?”

“我哪知道?我还要问你呢,刚才你们俩在前面胡说八道些什么?”

“呃,没什么,你为什么下车?”

“还能为什么,到地方了。”

方小婉白他一眼,指了指前方一处距离不远的山坳。

任平这才注意到这里已是距南陵市中心极远的城郊,看马路左右没有一座高楼,只有零星的二三层小楼和一些平房,都分布在右侧的那山坳里,八成就是那方家堡。

这种地方当然不会是自己所想的那种场所,这才晓得自己会错了意。

不光自己,那司机也脑回路不大对,临走了还赞助自己一些嫖资,真是莫名其妙。

从马路上下来,直往右走,不到五分钟就进了方家堡。

任平见这小村庄和其他村子没什么不同,现如今都是青壮年在外打工,只留下一些老弱妇孺,人烟稀少。

听方小婉说,这确是她老家,村子里大半人家都姓方,属于同族同宗,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宋末元初,算是历史悠久。

任平听得只是点头,但对于她为什么找自己来还是一头雾水,直到片刻后,方小婉推开虚掩着的大门,走进一处院落,这才一愣:

“这是一座祠堂?”

“不错,是我们方家堡的祖祠。”

方小婉径直走到里间,打开开关。

昏暗的灯光下,只见这个民居院落是纯瓦木结构,地方不大,但却颇显古朴,正堂里挂着方家历代族谱和一些供奉用品,是典型的华夏宗族祠堂无疑。

可是这跟自己有什么关系了,总不能她今天拜自己为师,自己反而成了方家人,要来这里祭祀祖宗吧?

任平眉头大皱:“方小姐……”

“我已经拜你为师了,叫我小婉就行。”

“可是你比我大啊。”

“哪里比你大?什么比你大了?哦,我的意思是,论辈分,当然还是你大。”

“好吧,小婉,你说让我感兴趣的地方,就这?我为什么要对你祖宗感兴趣?”

他指了指正堂上的族谱。

方小婉瞪了他一眼:

“当然不是让你来看我家祖宗的,你仔细看看,这里除了祠堂的东西,还有什么?”

任平只好又四下看了一圈,刚开始没什么发现,直到一抹刺眼的亮光闪到眼睛,像是什么金属反射了灯光后产生的反光,这才愣了愣神。

走上前一看,更觉惊讶:

“这,这都是些奇门针具?”

所谓奇门针具,指的是千百年来,中医针灸一脉流传下来的奇异形针,包括玉兔针、虎头针、龙尾针、麒麟针等等,依据用途迥异,形制各有区别。

别小看这小小的区别,在旁人眼中都是一根针而已,没什么不同。

但在针法名家手中,不同的针具对应不同的针法,好的针法必须有相应的针具才能充分发挥疗效,再加上一些独特的行针法门,可说千变万化,无有穷尽。

此时,任平只见那挂着方家族谱的祖祠正堂四周布满了许多幕帘,幕帘背后却不是什么祖训、家训,而是一排排密密麻麻挂靠在墙上的针具。

灯光映照下,偶有一两道反光射来,这也就是光线太暗,不然这里针具起码有上千之数,一起反光,还不把眼睛刺瞎了。

“这就是你带我来的目的,让我看这些奇门针具?”

“当然,凡是精通针法之人,还没有那个对这些奇门针具不感兴趣的,不是吗?”

任平想起之前在四合院里,方小婉就带着个藏有各色针具的巨大针盒,现下想来,当然都来自这里,不过相比之下,种类又少得多了。

只见她微微一笑,开始讲述起方家堡的历史。

原来从一千多年前的宋末元初时,方家堡人就专门为中医界制作针具。

明清年间,因在业内名声渐响,还曾被皇宫内务指定为专门给御医院制针的司属,尤其擅长制作奇门针具。

至此,奇针方家成为中医界内一块金字招牌,与许多针法名家都有交集,那套六十四针沐雨针,便是几百年前托他们打造针具的一位老中医传下来的。

只不过制针这一行毕竟只是业内偏门,伴随中医兴盛而兴,中医没落而亡。

建国以来,中医针法一脉日渐凋零,加上传统工艺世家普遍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方家随之泯灭业界,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说到这里,任平已经隐约猜到方小婉带自己来这里的目的,看针具是假,借自己之手重振他们奇针方家才是真。

毕竟没有针法,再好的针具也没有用武之地。

不过他心里另有自己的小九九,这些奇门针具的确不凡,没记错的话,系统记载中提到过,奇门针具不仅可以行针,配合古武,也有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