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胜负(2/2)

“明代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有载:高宗在德寿,每进膳,必置匙箸两副,食前多品择其欲食者,以别箸取置一器,食之必尽……吴后问其故,曰:‘吾不欲以残食与官人食也’。”

“这话的意思是,高宗在德寿宫用膳的时候,一定会准备两副筷子,自己想吃的菜就用别箸先取到一个盘子里,然后吃干净,”

“吴皇后问为什么做,回答‘我不想让宫人们吃我剩下的饭’,因为如果只用一双筷子,便是真正的剩饭!”

蒋氏父子听得面面相觑,蒋进文仍不信,强辩道:

“明代人写的书岂能记清宋朝的事?那个什么高宗又是谁?”

“宋高宗赵构!”

暴躁学者瞪了他一眼:

“就是那个建立南宋,一生偏居南隅,为了向金人求和避战,处死岳飞的赵构,这人做皇帝的历史评价不算高,但在节俭戒奢、体恤宫人方面却颇有好评,”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帝尚且如此,士大夫们争相效仿,用别箸厚待下人又有什么不可以的了?”

“刚才这位任先生说你们的分餐制少了别箸,都是有史可查的,可不像你们,真的是贻笑大方!”

蒋氏父子狼狈不堪,眼看大局将定,对面的苏氏爷孙俩已忍不住要欢呼庆祝,一旁的梁铮忽然又抢过来。

“怎么?梁老师还有话说?”

涂文孝冷冷道。

“不错,按刚才葛老师说的,别箸记载起于南宋,而洛阳耆英会却是北宋年间,这不是张冠李戴吗?”

“梁老师何必明知故问?两宋文化一脉相承,几乎不分先后,再说宋高宗用别箸只是史书其一记载,可没考证说是最早记载。”

“就算如此,洛阳耆英会中可也没说过有什么别箸!”

众学者闻言都是暗怒,心想今日比较的本就是两宋餐饮文化,洛阳耆英会只是其一,却不是全部,岂能以偏概全?

再说所谓史书考证,也不可能详细到一场宴会上用了什么筷子勺子,许多都是推断,不然还要他们这些学者干什么,直接背书不就完了?

一旁许久未说话的何溯源也微微摇头:

“史书上当然不可能记载这么细,但我们做学问的却是事无详略,越较真越好,洛阳耆英会作为两宋集会典范,用别箸是大概率事件,这点毋庸置疑。”

“不错,旁的不说,单凭任先生能注意到这一点,就尤为难能可贵,学识高过一筹还有疑问吗?”

涂文孝也收起自己的平善之心,先在众人身上扫过一圈,然后看向梁铮:

“梁老师还有问题?没有的话,第三局结束,诸位老师,赞成任先生一方获胜的,请举手。”

话音一落,十几人齐刷刷举起手来。

梁铮一时犹豫不决,今日已是一败涂地,若就此罢手,怎么跟蒋氏父子交代?可若强行死撑,总不能真和这么多同校学者撕破脸。

“梁老师,不要不知好歹,以你的学识,难道还自以为胜过涂老师和何老师吗?你倒是摸着自己的良心,看哪方获胜!”

一声厉喝,梁铮终于颓然丧气,也缓缓把手举起。

蒋瑞大怒,自觉今日本已胜券在握,那个任平也就罢了,关键还有一人,那个年纪轻轻的学者,不知什么来历,几次三番在关键时刻捣乱,偏袒任平。

这口气无论如何咽不下去!

“涂老师,此人是什么来路?南大什么时候有过这么年轻的副教授!”

说着指向何溯源。

涂文孝还未开口,一旁早已乐得眉开眼笑的苏明瀚插过话来:

“蒋瑞,亏你也是在南陵各界混过几十年的,连进士何家的公子,南大何老师都不认识?”

“什么!进士何家?”

一听这话,蒋瑞目瞪口呆,他再狂妄无知,这四个字总是听过的。

虽然不是同行,但南陵商界的人都说,若论商场,整个南陵自然以泰禾田家为尊,但若说学术教育界,无人能出进士何家之右。

且因影响力过大,其能量绝不仅限于学术界!

自己这到底是惹上什么人了?

“何先生,在下冒昧……”

“无妨,不知者不罪,”

何溯源涵养极好,一副丝毫不以为意的样子:

“不过今日比试我和诸位老师都是秉公评判,绝无偏袒,这点我以个人名誉担保,还请蒋总明白。”

“这个自然,不过蒋某还是不服。”

“有什么不服的,洛阳耆英会确是千古流传,不过被你办的千疮百孔,说句画虎不成反类犬都不过,还有什么话说?”

一旁的童谏冷笑道。

蒋瑞怒极,瞪了他一眼,却也不敢再多说什么,以免自取其辱。

不留神间,苏明瀚向对面的任平使了个眼色,任平微微一愣,随即会意,也转头向童谏连使眼色。

童谏反应慢半拍,一时还不明所以,直到任平几乎要把脖子抻过去,才恍然大悟:

“我倒忘了,蒋总,我们之前有个赌注,你还记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