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温州商会对王洛的感谢(1/2)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四合院之大佬人生最新章节!

团结就是力量,这个法则同样适用于商业行为。抱团打天下相对于单打独斗的优势在于,凝聚力比较强,可以把市场经营中的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温州人是依靠血缘、亲戚、老乡等关系为纽带连接起来的,所以一个团体内的人是非常团结的,相互是很信任的,而且,现代商战愈来愈激烈,单靠个人力量干出一番事业的几率将会越来越小。

比如,从温州人独特的融资方式就能看出其团队精神。温州人只要口袋里有100元,就敢当老板。因为他们有可能将这100元奇迹般地变成1万元。这与温州人独特的融资渠道有关。

资本对于商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本钱,向银行贷款是许多下海经商的人筹措资本的有效方式。当初,一清二白的温州人没有能耐从银行里贷款时,他们采取的融资方式既古老又实用。

如果某个温州人急需一笔钱,用来进货或开办一家商店,可以出面邀请友人、亲戚、朋友、同乡参加,讲明用钱的理由。若需用10万元,而邀到了20个人,那么第一个月20个会员每人出5000元,凑够10万元。

前世温州人陈颂楠下海之初亏损了40多万元,这40多万元是欠银行的,国家的钱是不能赖账的,当时他身上仅有500多元,他就用这500多元钱摆了两桌酒,请了20个朋友。

他在酒席上坦言自己的困境,希望朋友们助一臂之力。当时在座的20个人全部答应每人借给他2万元。要知道在20世纪70年代,2万元人民币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当时即使在温州,万元户也很少见;而且,他的这20个朋友有的家里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就帮他到亲友处去借。

3天之后,40多万元就送到了他的手中。

这种独特的融资方式把不少温州人推上了老板的位置,也正是这种方式构筑了温州商人以亲戚、朋友、老乡形成的生存网络,而大家皆为老板,更给这网络增添了活力。

开发油田的商人王荣森,也就是电视剧《温州一家人》中的原型,其480万元资金中,有230万就是自亲友处筹集到的。

携资1.5亿元到魔都南汇创办剑桥大学的周星增,也是依靠这种方式筹集到了数千万巨资。

现在温州人有钱了,银行也对他们露出了笑脸,然而大多数温州人,仍喜欢这种融资方式。

当年,南至SY,北到MH,西抵LS,东临QD,到处可见以手工为主要谋生手段的温州人,如理发、补鞋、裁缝,一个个散兵游勇、燕子般地南来北往。

后来,他们发现各地时常会出台一些扶持政策,纷纷开辟新的商场或商品集散地。每到这时,温州人就慢慢地聚到了一起,齐心协力地在当地的某个项目的经营上取得绝对的优势。

比如,在全国很多城乡都有以温州人为主的商场或商品一条街。

现在,当温州人有了资金积累之后,“抱团”的优势就更加显现出来了。

有人要开店,亲戚朋友都会解囊相助,随后,家庭作坊式的制作与经营节省了大笔的成本,使温州店的经营之路非常快速平稳。

随着生意的不断扩大,他们不断地从家乡找来兄弟姐妹一起做,所以很多人出来的时候孑然一身,回乡探亲时已经是拖亲带属十几口人。

如果说温州人最初的“扎堆”只是出于自身生存的需要,属于无意识合作,松散且局限于亲友,不确定性明显,那么现在,温州人已经从“扎堆”升级到了团队精神,开始有意识地联手出击。

比如后世频频出击于全国各地的温州购房团。

当年,10万温州人走四方,推销他们的皮鞋。

后来温州人又有10万人,携带超过1000亿人民币的大量资金,上QD,下苏杭,到处一掷千金,购买房产。

温州人现在终于开始显示自己的实力了。

他们一举一动,开始牵扯各地大老板、银行的目光,甚至惊动了有关部门的力量进行疏导。

不仅在国内早就没有对手,就是在欧洲,温州人抱团拼搏,犹如现代版的成吉思汗,攻城略地,攻无不克。

温州人的店延伸至巴黎郊区93省,环巴黎市郊一个大圆的范围内,其间分布着上千家温州餐馆。在巴黎市区或罗马火车站出口,你能看到成百上千家店铺绵延数十里驻扎着清一色的温州兵团。

温州人把店铺从小路开到大路、小街开上大街,形成发散式集市。他们又以高价买下周边所有的咖啡店、面包房、洗衣店等,统统做服装批发。

温州人还霸气地引发了当地区政府和市民的集体罢工抗议,原因是温州人打破了法国人早上面包、下午咖啡生活的生活习惯。

他们抗议的理由就是:店铺都让温州人卖衣服了,我们去哪里喝咖啡啊?

就是这种抱团打天下的团队精神,使得温州商人无论在国内国外,都可谓战无不胜。何况,从最初的无意识的“扎堆”版本升级到现在有组织的“团队”版本,使得温州人更加如虎添翼。

有的商人就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是用手指和他们的拳头在打架,焉能不败?

甚至还有这么一句俗语:“折省老板甲华夏,温州老板甲浙省”。温州人甚至被国人称之为“东方犹太人”,其经商能力可想而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