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赞助商对体育赛事的作用(2/2)

市政当局消耗巨资修建了奥林匹克体育场,预算为1.45亿美元,实际花费12亿美元,而且需要大量债务融资和赛后维修费用。

1976年,这座体育场的总成本已经达到20亿美元。

蒙特利尔惨败以后,各个城市总算清醒了,不敢随便对待申办奥运的事情。

结果,1979年申办1984年夏季奥运会时,米国的洛杉矶是唯一一个申办城市,其他所有城市都望而止步。

庆幸的是,这届奥运会成功了,不仅成功,而且还成为现代奥运会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Juan??Antonio??Samaranch)一改之前国际奥委会官员反对奥运商业化的态度,将商业运作引入奥运会。

萨马兰奇在国际奥委会设立金融和市场部门,用于负责奥运会的企业赞助、电视转播和金融投资等,这个举措立竿见影地增加了国际奥委会的收入。

而在萨马兰奇上任后,举办1984年奥运会的米国,也吸取前两届奥运会巨亏的教训,在奥运会中首创商业赞助的「私营模式」。

时任米国奥组委主席——彼得·尤伯罗斯(Peter??Victor??Ueberroth)将奥运赛事的商业权利竞价出售,规定每个行业限定1家企业赞助,设定最低400万美元的赞助门槛。

很快,可口可乐、通用汽车、富士等企业成为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第一批赞助商。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最后盈利2.25亿美元,奥运经济和体育产业就此诞生。

可见赞助商在里面的作用发挥的是相当的大,当然了,各个赞助商也获得相应的汇报,大家各取所取。

王洛的一通解释,才让老人家理解了赞助商在各种体育赛事中发挥的作用,赞助商在赞助体育赛事中所取得的庞大收益。

“这就是跟你在电视上打广告是一样的了,只不过这个广告换了个方式打到国际上去了。”

老爷子一想,就明白了里面的诀窍。

“对了,就是这样,咱们现在没有太多的外汇储备在国际上打这种广告,很贵的,所以索性咱们就自己弄一个广告平台来宣传我们的产品,我的汽车就是一个最好的宣传平台,咱们自己人,我又不需要非要收外汇,就相当于一个移动的电视台了,所以双方合作,那是都有利可图的,这外国人没钱不给咱们干,咱们自己难道还不会找机会吗?

这就是一个开端,以后啊,如果咱们国家的运动员去参加各种大型赛事的话,就给他们打广告,找些有实力,质量一定可靠的公司,使劲的往运动员身上堆,衣食住行啥的全部让各个企业出来买单,国家得到了收益,可以让体育项目更能良好的运转,运动员也不会因为在退役以后因为身体原因,找不到好工作,起码他们有了保障,那以后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投入到运动项目中去了,这可比光靠捐款要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