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8章 冤有头债有主(2/2)

        已经在大河饮过马了,关大将军的下一个目标,自然就是准备饮马大江。

        “哦,这样啊,我还以为,嘿嘿!”

        冯大司马不好意思地一笑。

        “阿郎以为什么?”

        “没什么。”

        “阿郎是不是以为,陆逊一死,妾不能亲自报仇,会大失所望,故而拿那《射雕》的黄裳来安慰妾?”

        冯大司马又是装傻一笑。

        关大将军脸上露出淡然的笑容:

        “先父之仇,不仅仅是在于吕蒙陆逊之流,甚至也不仅是孙权之辈,而是在于整个吴国。”

        “此可谓国仇家恨,”关将军的声音不大,但让人听了,却感到一股森然之意:

        “不能向吕蒙陆逊报仇不要紧,只要能灭掉吴国,那也算是报了这个仇恨。”

        吕蒙和陆逊偷袭荆州,从根子上来说,都是为了他们身后的吴国。

        不能找吕蒙和陆逊报仇没有关系,能找吴国报仇就行。

        这么大个吴国,总不会也长了腿跑路吧?

        灭了吴国,毁掉他们一辈子的心血,不算报仇算什么?

        听了关大将军的话,就连与之共枕多年的冯大司马,都禁不住地倒吸了一口冷气。

        但见冯大司马郑重地对着关大将军拱了拱手。

        “阿郎这是什么意思?”

        “镇东将军之胸襟,吾大不如也!”

        关大将军果真是巾帼不让须眉……不,就这一番话下来,恐怕连不少须眉都汗颜。

        冤有头债有主,报仇我也要找最大的那个冤头债主。

        听到冯大司马这般称赞左夫人,右夫人把掉下来的一络头发别到耳后,看了一眼左夫人的胸口。

        然后暗自撇了撇嘴,胸襟确实是挺大的。

        左夫人似乎感觉到了什么,目光转过来。

        右夫人连忙收敛起神情,认真地说道:

        “阿姊,哪有这么快?欲定江南,须得先定河北,再图中原,最后才是南下。”

        “我自然知晓,”左夫人示意了一下右夫人鬓发还没有整理好,然后又转向冯大司马,“阿郎打算什么时候解决河北的司马懿?”

        迎着镇东将军询问的眼神,冯大司马心头莫名地跳了一下,然后了一下,故作沉吟:

        “这个嘛,就要看益州那边准备得怎么样了。”

        虽说大汉已经拿下了关中并州河东好些年,但这些年来,不时地要用兵,而且用兵的规模还不小。

        这些地方的钱粮,那是征了一遍又一遍。

        什么屯田客暴乱,呸,这个划掉,不算。

        喜迎王师的时候捐了一次,为了科举资格和皇家学院求学再捐一次,画棉花大饼又捐一次,买大汉储备局的席位双捐一次,徙民建通邑,充实九原叒捐一次……

        还有什么摊丁入亩,什么清查人口,什么丈量田地……

        世家也好,豪族也罢,根子再粗,底子再厚,也禁不住被冯扒皮这般刮地三尺。

        凉州和陇右嘛,虽说经营了这么多年,但它们最重要的任务,是产马。

        而且现在仍然是大汉最重要的产马之地。

        大汉最好的战马,就是出自那里。

        再加上不断汹涌南下的胡人。

        凉州就算是产粮再多,也得优先保障战马和稳定地方所需。

        所以益州,就是大汉最后的家底了。

        镇东将军语气幽幽:“那益州准备得怎么样了呢?”

        趁着吴国内乱,大汉不快点拿下河北还等啥呢?

        总不能真等吴国缓过气来,让他们从南边配合夹击魏贼吧?

        在关大将军眼里,现在南边那个所谓的盟国,就是个拖后腿的,还抢食。

        这就算了,还得防备他们背刺——这个最是可恶!

        “呃,这个,前些日子尚书令去郿城那边巡视了。”

        从蜀地运粮到关中,得先以汉中作中转。

        而从汉中进入关中的诸道中,走祁山道是最好走的,但要绕道陇右,再从陇右翻过陇山,才能进入关中,实在太远了。

        那么第二好走的道路,就是褒斜道。

        从褒斜道出来,就是武功水,武功水的东边,是郿城,也就是北伐时赵老将军被曹真堵住的地方。

        而武功水的西边,是五丈原……

        “明日我也过去看看吧。”冯大司马的声音,突然有些沉郁,“顺便,我也想去五丈原看看。”

        一句话,把修武君和顺德君都干沉默了。

        好一会,修武君才开口道:“反正军中无事,妾也跟阿郎去看看。”

        从长安去郿城,直接跟着渭水逆流而上就行了。

        往日里看起来还算是宽阔的渭水河道,此时一片繁忙。

        水面上无数大大小小的船只穿梭往来,繁忙而有序。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水草气息。

        再加上传来船工的吆喝声,共同构成了这繁忙河道的独特韵律。

        这一切,仿佛就是一幅流动的画卷。

        冯大司马轻轻地拉了一下缰绳,屁股下自西域的母性天马就立刻停了下来。

        虽然炎炎烈日,但水边的水汽,却是最大限度地消弥了热气。

        闭上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似乎可以闻到船舱里粮食的味道。

        睁开眼,对着身边的关将军低声笑问:

        “益州天府之国,可谓是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么?”

        语气中,带着些许得意。

        关将军眼角含笑,眼眸似秋水,扫了一眼冯大司马,然后目光再落到水面上。

        在这个河道上,每一只船都承载着货物、人员和希望。

        这些船只在这条河道上航行,像是一场盛大的仪式——大汉三兴的仪式。

        从阿郎出山时算起,已有二十又三年矣!

        益州作为大汉三兴的最大后方,这么多年来,有人说益州作为大汉的龙兴之地,却是连凉州都比不过。

        但不管丞相也好,阿郎也罢,其实都是尽可能地不对那里过度征调。

        (益州世家大族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休养生息这么多年的益州,现在就是大汉平定天下的最大底气。

        虽说从益州运粮至关中不易,但只要粮食产量足够高,储粮足够多,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一路堆,也能给堆出足够的军粮。

        更别说从先帝时起,就开始在蜀中修建驿道。

        丞相北伐,又大力修筑阁道。

        天子还于旧都后,加强蜀地与关中的联系,更是官营工程队重中之重的任务。

        也就是说,益州这么多年就光顾着修路了。

        还有木牛流马,独轮车,干粮,牲畜等等,也是节省了不少运粮的时间和成本。

        在外面一向以清冷示人的关将军,嘴角的翘起,竟是怎么压也压不下去……

        PS:

        这跨年啊,就是半夜赶稿都要赶出一章来,不然就真是对不住读者老爷们了。

        且容作者菌狡辩一句,真不是故意不写啊,是这人类幼崽,他是真能折腾啊,天天能把人折腾到三四点不睡。

        早上眼睛都睁不开就得去上班,晚上回来还得继续哄着,上个厕所都得掐着时间。

        头发那是日益可见地稀疏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PC版网址:www.Luegeng.com 略更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Lueg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