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萧王(2/2)

这话说得在理,黄党也不好反驳,只得道:“那萧王就快点安排吧,实在安排不了,交付于谢尚书也是一样。大家都是同朝为官,他也必会好好厚待萧王之下属的。”

可是刘秀已经不再搭理他,他讨了个没趣,也只得退下。而后找到谢躬,两人一同将刘秀不肯立刻奉召回长安的事情,添油加醋一封书信上报至了长安。刘玄等自是大怒,不过刘秀并没有说不回,而且现在长安也给赤眉逼得紧,实在是没有功夫和精力来收拾刘秀。于是刘玄召集李松、赵萌,又几道诏书至长安而来——刘秀,你不回,老子也不让你拥兵自重,自有法子瓦解你的势力!

于是,不到三日,更始便着苗曾为幽州牧,韦顺为上谷太守,蔡充为渔阳太守。并将幽州其他郡县涿郡、广阳、代郡、辽西、辽东、玄菟、乐浪郡太守也全部撤换成自己人,即日起持皇帝诏书至到河北上任。将刘秀在河北支持者,原上谷太守耿况。渔阳太守彭宠等通通卸职,让他们赶到邯郸,随刘秀一同回长安面圣。

同时,令谢躬收编王朗在邯郸的遗部,扩大兵力。与驻守洛阳的朱鮪、李铁一同形成对刘秀的钳制。

刘秀如何不明白朝廷此举用意,可是他现在也没有把握该怎样做?他现在河北的确是有支持者,可是面对朝廷的淫威,他们对自己的忠心到底几何,刘秀也不敢确定。于是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抛下了邯郸的事物,蒙头躲进了邯郸的温明殿中,对外称病一切军情让大家自己看着办。

果然,他来这一手,底下那帮人就坐不住了——自邯郸大胜以来,朝廷接连重拳出击,将刘秀手下那一众势力土崩瓦解。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朝廷哪里是要封赏刘秀,明明是要将其召回长安软禁!而他们这些人就算是跟了去,因为是刘秀的部下,以刘玄和他手下那些小人的心胸,跟本不可能再得重用。现在只要刘秀回长安,那么他们这些人在河北的付出也就通通付诸流水。这其中不乏豁出身家性命提着脑干和刘秀干革命的,他们又岂能甘心?

刘秀不明朗的态度,大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又不能明着商议干脆反朝廷的事情。于是每一派势力间私下相商,该如何派出人员,悄悄向刘秀表明忠心,试探其真实用心。首先按捺不住的就是朱佑,他和刘秀为同窗,更是经历了刘演之死,明白刘秀能在洛阳出逃是何等的不易。若是他再回长安,哪知不是死路一条。经过河北的崛起,刘玄他们怕早看出了他有匡扶社稷的才能,哪里还能再容下他?

然而朱佑和刘秀的感情之深,让他实在不忍见刘秀走错一步,于是第一个找到了他的寝宫中。

其时刘秀正在看书,朱佑上前乐呵呵道:“都当萧王了,还是这样勤奋,想我们在太学时,你都没有这等用功过。”

刘秀也呵呵一笑,放下简牍,道:“那是整个太学中唯有你和仲华最是用功,我在那儿不过混混日子罢了。”

朱佑又道:“公可还记得一人?”

刘秀道:“何人?”

朱佑便直视着他的眼睛,道:“华强——华半仙。”

刘秀也逼视着他——华强当初在太学时,每日想的就是寻找一本叫《赤伏符》的书,并且一天到晚逢人就叫嚣他刘秀有帝王之相。此刻朱佑提起他,莫不是想意喻什么?

朱佑也看出刘秀明白自己想说什么,干脆不再兜弯子,直言道:“从前我总以为华强疯疯癫癫,说话语无伦次。但是在明公身边经历了这么多后,我忽然发现他其时是一个颇有先见之明的人!”

这话用意够明显了——刘秀还是故意装做不知,淡淡道:“他有何先见之明?我怎不觉得。”仿佛真不明所以。

朱佑急了,道:“那就是他说的明公有帝王之相啊!我和几个将领们都瞧着明公日角之相,是将但大任者。”

自古有头显日角之相将为帝王一说,朱佑这理由似乎找得挺合理。他还在继续:“而今天下大乱,长安不稳,正是公应正谶言,趁势崛起的大好时机......”他还想再说下去,刘秀脸一沉,喝道:“住口!我对陛下忠心一片,再敢妄言,便让刺奸将军来将你拿下!”说完,准备还真准备让人去叫蔡遵。

朱佑本仗着和他是同窗,才敢第一个来进言。现在见他来真的了,吓得一哆嗦,急忙告退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