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名校(1/2)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蜀山轶事最新章节!

此篇以一个非专业人士的记忆,来聊聊庐州城里几个名校的那些年的故事,先从小学和初中说起吧。

上世纪八十年代,说到合肥小学的教学资源,毋庸置疑南门小学肯定排在第一。地理位置好,政府也重视,刚刚开始搞电教化教学实验的时候,合肥市教育系统为数不多的教学用电脑全都分配给了南门小学。

其他小学孩子要想学计算机,必须拿到合肥市三好学生,每年暑假,南门小学会为全市三好学生免费开班。尽管用的还是DOS系统,CCED、BASIC语言,简单的游戏需要自己编写小程序,孩子们依然玩的不亦乐乎。

但是那时候的家长们好像还是比较青睐长江路第二小学,长江路第三小学,安庆路第三小学,不仅市内,包括合肥市二环外工厂区的家长,到处托关系找人,哪怕天天风里接雨里送,也要把孩子往这几个学校塞,趋之若鹜。

这倒不是说像市区内永红路小学,红星路小学等等其他小学不行,这里面有个原因,因为上面这三个学校考进四十五中、四十六中重点班的比例是比较高的,而只要能进了这两所初中的重点班,基本上半条腿已经迈入合肥一中的大门了。

如果能进合肥一中,在那个时候,合肥一中大学录取率就已经是百分之百了。

八十年代合肥小学毕业考试后还会有一次全市小升初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自然三门课,满分250分。如果想上四十五中、四十六中重点班,最低录取分不能低于235分。四十五中、四十六中每年招生都在240人左右,重点班1-2个,每班40到45人,如果240分以下考入重点班的,成绩只能算中等偏下。

学校为重点班匹配了最好的师资资源,平日严格教学,寒暑假老师还免费为孩子们补课,孩子们一直处于一个紧张学习的环境氛围内,成绩自然不错。比如1987年四十五中招了一个重点班,大概四十二三人,从初一到初三,基本霸榜全校前50名。1990年中考,参加中考的被一中录取26人,剩下的都去了六中,八中,还出了个全市总分第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