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 另辟蹊径(1/2)

最快更新重生宋末之山河动最新章节!

现在宋元两国激战正酣,汪氏又窥视到了其中的机会,他们以勤王为由占据了大义的名分,又可以蒙蔽沿途官员,号召他们出兵出钱, 壮大自己的声势和队伍。如此即可拥兵自重割据一方,也能增加与宋谈判的筹码。

当前汪氏大军西来走溱潼大路一路东进,在赵昺看来可谓是神来之笔。汪氏在大宋手中吃过亏,当然不想与己方禁军正面交锋。而当前宋军主力皆在大都周边,后方留守的多是战斗力较弱,缺乏重武器的州军。其正可避开宋军主力直驱洛阳, 威胁到自己后方的安全。

所以说赵昺以为汪氏这招儿很妙, 若是自己调兵前来阻截, 只能从大都战场上调兵,被迫双线作战,不可避免的分散了围攻大都的兵力。而他只要占据了长安,遣兵据守潼关,就能据险阻止宋军进入陕西。

如此一来,宋攻下大都,蒙元灭国,汪氏则可控制陕西,号召蒙元旧部抗宋,进而将势力向周边发展,西可扩张到甘肃和宁夏,北可影响到塞外草原,形成割据,甚至临朝称制;退一步讲,汪氏有意归顺,也可以此作为筹码,与大宋讨价还价。

而宋兵败大都城下, 受到重创的蒙元也是元气大伤无力对汪氏弹压,只能对其百般笼络, 默认其的扩张,任其称霸陕甘。本是残花败柳的汪氏便会再度翻红,重新成为蒙元朝廷的座上宾,左右形势的权臣。所以对于其来讲都是有赚无赔的买卖!

“对于汪氏的行动,我们不能坐视不理!”赵昺沉思良久,分析了其中的利弊,断然道。

“臣附议,我朝已经今非昔比,绝不能接受汪氏的讹诈和威胁!”陆秀夫有些激动的击案朗声道,“我朝退居江南后,承受了太多的屈辱,此次绝不能再退避,哪怕付出些代价也是值得的!”

“臣也附议,汪氏乃是首鼠两端的小人,即便当下接受其归顺的条件,允其治理陕甘。但来日一旦稍有不如意,就会又再度反叛,不若趁其羽翼未丰将其歼灭!”邓光荐也赞同道。

“嗯, 汪氏称霸关中便可虎踞西北, 向东可威胁中原,向南可袭扰江南,对我朝威胁甚大。而其趁火打劫之举更不能接受,否则必为其他势力所效仿。将其歼灭不但能震慑西北,也能保我朝太平!”江璆也颔首同意道。

“江副使有何看法?”赵昺理解陆秀夫等人的心情,想其在亡国之际被委以重任,与蒙元和议,其间受到百般的羞辱,却为了朝廷又不得不忍耐。现下大宋气势如虹,一举收复中原,兵临敌寇都城之下,怎能不让其扬眉吐气,当然也有了不接受任何挑衅和讹诈的勇气。不过他还是看向江钲这个大宋当下军中第一人,征询其的意见道。

“臣以为陛下若是有意平定西北,当务之急是抢占潼关,此乃自古兵家必争之地,进可攻中原,退可守三秦。我朝先一步取了潼关,汪氏就败局已定,即便取了长安也难以立足!”江钲的回答直接跳过了是否用兵,而是谈到如何用兵了。

“嗯,副使言之有理!”赵昺点点头道。

他知道潼关对于乱世中的任何一方都至关重要,在历史上的明末,孙传庭与洪臣畴在潼关的南原伏击了李自成,使得李自成差点丧命,但是不久李自成攻破潼关,击溃孙传庭所部,明朝也就走进了历史的尘埃。但是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也因为潼关被清军攻破,最终也仅仅只是昙花一现。

而潼关千年以来使无数将帅在此折戟,此时也是宋军平定西北的一道重要障碍。其缘起先秦时期的桃林塞,于东汉安帝时期创建关隘,以控制东西要道,拱卫京师洛阳。到了唐代,潼关城的位置因黄河在此处的陡转东流北迁至一个较低的台地之上。之后历朝的潼关城并无大规模迁移,基本维持在唐潼关城的基础上。

潼关之所以难以攻克,也是因为其控扼的天险,是由黄巷坂、禁沟、秦岭、黄河所构成的一个天然要塞。

黄巷坂处于潼关城东,全长五里左右。自函谷关东来的道路仅仅只有黄巷坂一条路,黄巷坂的南面是山势陡峭的秦岭,北面则是黄河,这就形成了南依秦岭、北临黄河的孤道地势。这个孤道内军队难以展开阵型。所以,黄巷坂成为潼关东面的第一个天然屏障。

禁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