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有烟吗?(2/2)

“那就好,来喝茶。这是前几天我在我们校长那里要来的,黄山毛峰。听说这个茶树天天沉浸在云蒸霞蔚之中,吸收朝露与晚霞之精华,是茶中上品。我是好不容易才在我们校长那里要来的,也就要了二两。你看这个茶芽格外肥壮,柔软细嫩,叶片肥厚,而且还经久耐泡,你试试。”

唐易听着宋益生吹得那么有味道,就像是此茶只在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尝一样,端起杯子就小心翼翼尝了两口,虽然喝不出什么子丑寅卯来,但嘴上却夸赞道:“闻起来香气馥郁,喝起来滋味醇甜。”

宋益生听着唐易的夸奖,就像是在夸他一样,面有得色道:“这就是黄山毛峰的品质特征,外形细扁稍卷曲,状如雀舌披银毫,汤色清澈带杏黄,香气持久似白兰。”

唐易给宋益生竖起了一个大拇指,宋兄你有文化你牛比!

“小唐,你们剧组杀完青,是不是就该后期制作了。”

“对的,戏拍完了做好后期才好上线播放。”唐易疑惑道:“叔叔,你怎么······”

“我怎么知道是吧?”宋益生打断话头,看着唐易有点疑惑的点了点头,淡然道:“前一段时间有个剧组拍历史正剧,需要一些专业的历史指导。导演是山城的,就到我们学校来找人去剧组帮帮忙,我和学院里的几个老师就去了。我去帮忙改了一下剧本里的一些日常用语和一些礼仪相关的东西,也就知道了拍戏的大概流程是怎么样的。”

“原来是这样啊,那我和叔叔这下可以说是同行了。”

唐易真没想到,宋益生还去剧组帮过忙。像这种历史正剧的剧本修改,需要很深的专业功底才行,需要对那个历史时期有很深入的了解。

而且他还会一些古代礼仪的东西,虽然这种剧组会有专职的礼仪老师,但礼仪归礼仪,历史归历史,肯定是术业有专攻,两相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看来宋益生这个历史教授的水平很高啊。

宋益生还是很受用的,摆了摆手谦虚道:“我也就多读了几本书,哪能跟你一样写剧本。让我写是写不出来的,也就发挥发挥余热,帮忙修改一下几个句子,让人物更加贴合历史罢了。”

“那也很厉害啊,一通百通嘛。”唐易好奇道:“叔叔,是哪个朝代的故事?”

听到唐易问起,宋益生很有说话的欲/望,一时间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是西汉中期孝宣中兴的故事。故事从巫蛊之祸后,孝武下轮台罪己诏讲起,以孝宣襁褓之时被收系郡邸狱,被祖母史家收养,直到孝武下诏掖庭养视,才上属籍宗正。昌邑王被废后,霍光等大臣从民间迎其入宫。

孝宣隐忍蓄势平乱定鼎,清除霍氏集团残余,逐步收回权利。再到大刀阔斧地施/政,整饬吏治,整治贪腐,强化汉家制度。

军事上降服匈奴,囊括西域,大破西羌;经济上调整经策整顿工商,抑制兼并轻徭薄赋,设立常平仓,以供给北部边防之需,减省转输漕运之费;文化上整理经典,颁行《史记》······

十七岁继位,四十三岁病故,在位二十五年,他是历史上一位即位前受过牢狱之苦的皇帝,受六世之洪业,继武昭之成法,励精图治,一代中兴之主。”

唐易听得点点头,汉宣帝历史时期的故事也有一些电视剧拍过,他也看到过,所以也算有一些了解,只是没有宋益生那么专业。

听他讲完,发自内心地由衷赞叹道:“叔叔,没得说,真是厉害!”

看到唐易一脸崇拜的神情,宋益生很是自得,喝了一口茶水淡淡道:“我研究历史几十年,现在也就对先秦、两汉、有唐宋一朝这几个历史时期有点心得体会,现在正准备研究研究明朝那些事儿。”

特么的,唐易真被宋益生这个比装得有点懵,你怎么不直接说你对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都了如指掌?

他赶紧附和道:“叔叔真是博才多学,吾不及也,望尘莫及也。”

宋益生哈哈大笑道:“博才多学不敢当,也就是瞎看书瞎研究,我就感觉这些历史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瑰宝,需要我们后人在历史的尘埃中,去探索精神食粮。”

宋益生说得口有点干,再喝了两口茶,向着厨房的方向偷偷瞅了几眼,见妻子正在炒菜,没有注意客厅的情况,微微沉吟了一下,对唐易小声开口道:“小唐啊,有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