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检田括户之二(2/2)
“哼,就是见不得这一类人物,大本事一样没有,只凭一时侥幸,一蒙蔽圣听,二骗取人心,三欺压群僚。”
“张相,话不是如此说,人家还是有真本事的。”
“他有什么真本事?文能治国还是武能安邦?”
“他提出的检田括户,两年之间,使全国编户增加了将近一百万户,国库税收也比往年增加了十分之一,只此二点,就足以使得圣上对他刮目相看。”
“不过偏打正着。倒要看看,他还有什么手段拿出来讨圣上欢心。”
“他自请出京巡行,下官看他一定还另有想法,听说他在延英殿跟圣上商议好了,要置‘劝农判官’一职,专司括户括田、客户附籍以及徭役处置。”
“哼哼,这不过是搜罗党羽结党营私的一个借口而已。”
“也是为国家为百姓计,于国于民都是好章程,也怨不得圣上对他言听计从。”
张说却不以为然:“再怎么样,吾等也还是朝中重臣,圣上不过是一时用得着他,所以才给了他一点面子,说来说去,最终要倚重的,还是我等。”
离开长安之前,宇文融将亲自遴选的十名劝农判官名册上报吏部,意欲等吏部批复之后,与他们一同出京,再分赴各地履行职责。吏部接到名册,不敢怠慢,仔细审核之后,呈交中书省最后核定。
张说排挤走了张嘉贞,已是首席宰辅,坐镇中书省,手握生杀予夺大权,因为对宇文融心存芥蒂,他二话不说,根本没有仔细审阅,便大笔一挥,勾掉了其中八个人选,理由甚是冠冕堂皇:“劝农须悯农,劝农须知农,劝农判官沟通朝野,下传圣上爱民之心,上禀百姓忠君之情,位卑而任沉,官微而责重,此八人祖上无农耕者,本人不事稼樯,岂能知会括户疾苦,实在是不堪此任。请吏部另行择取贤良,再行遴选。
举荐的劝农判官十个只剩两个,宇文融知道是张说挟嫌报复,心头一股怒气陡然而生。这十个人都是他精挑细选才挑出来的精明强干的官员,更兼着清如水廉如风,办事雷厉风行铁面无私,宇文融视他们为左右臂,缺一不可。谁知张说为了私人恩怨,竟然一刀砍去了八个之多,而且言之凿凿理由充分。其实明眼人看得出来,他分明是要给宇文融一个下马威,让他知道自己的厉害。
宇文融气愤填膺,顾不得许多,直奔东内勤政务本楼,将满腔不平面陈明皇。明皇把宇文融随身带来的名册细细审阅,宇文融站在一旁,把每一个人的情况都对明皇作了详细绍介。明皇默然,把名册交还给宇文融:“爱卿,朕都知道了,张道济此举实在不堪。你放心,只管准备出京。朕亲自下旨吏部,这十个人一个不动,全部都任命为劝农判官,随你行动。朕还要传旨天下,不论哪个州县,必须听从你的号令,不得贻误括田括户大计。哪个敢于从中掣肘,你直接上书,朕自然会为你做主。”
宇文融感激涕零:“圣上如此厚爱,微臣唯有拼死报效。”
得了皇帝垂青,宇文融不惮辛劳,顶风冒雨披星戴月,走州过县,督促当地官府展开检田括户,因为有明皇的旨意,州县官员不敢稍有怠倦,处处小心逢迎,不论是什么事情,都先向劝农使禀报,而后才上报各台省。各台省也不敢自传,政令必须要符合扩田括户的方针,方能下发。
宇文融和劝农使们为了照顾农户利益,责令州府农忙时节要免除农民一切徭役,让他们专心地致力于耕耘收获。有逃亡外地后来又回归原籍的逃户,州县官员要派人前往安抚,使他们免除忧虑,尽快地安顿下来,归还他们从前耕种的土地,不仅如此,他们若是缺少耕牛农具,还要想方设法地为他们措置。
宇文融亲自到处宣扬检田括户对国家对百姓的好处,每到一地,必召集男女老幼,讲说明皇为国为民的一遍苦心孤诣。村民们都感动万分,有人甚至泪水双流,称宇文融为“父母青天。”而后,男女老少又面向长安的方向齐齐跪下,磕头谢恩,山呼万岁。
扩田括户推行顺利,宇文融回到京城,把百姓拥护检田括户拥戴朝廷的情形据实奏报玄宗。明皇听了,也是感慨万端,特地下制一道:“人维邦本,本固邦宁,必在安人,方能固本。……岂人流自久,招谕不还,上情靡通于下,众心妄达于上,求之明发,想见其人。当属括地使宇文融谒见于延英殿,朕以人必土著,因议逃亡,嘉其忠谠,堪任以事。……穰贱则农不伤财,灾馑则时无菜色,救人活国,其利博哉!今流户大来,王田载理,敖庾之务,寤寐所怀……。”
自此,明皇更加宠信于宇文融,宇文融也越发不把张说等人放在眼里。他知道张说惧怕他的权势越来越大,因而对他的上奏一贯采取打压或是驳回,于是,有事干脆绕过张说,直接向明皇奏报。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几年中,张九龄见识了宇文融与张说的明争暗斗之激烈火爆。私下里告诫张说:“宇文融现在深受圣上宠信,他办事手段决绝,又能言善辩,对他,兄长你不能不防。”
张说根本没把宇文融放在眼里,听了张九龄的话,他不屑地说:“这个人就是老鼠疯狗一类的人物,谅他也掀不起什么大浪,更不能把兄长我怎么样?!”
张说一直很赏识张九龄的才干及为人,因为与他同姓,就与张九龄结为了宗族兄弟,两个人称兄道弟,亲密无间。对于张说的看重和提拔,张九龄也心存感谢,愿意跟随他,依傍他,出于对张说的敬重和爱护,张九龄才提醒他要防备宇文融,可惜当时张说一句也没有听得进去,后来,不出张九龄之所忧,他果然栽在了宇文融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