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全产业链(2/2)
陈泉在饭桌前,大快朵颐。尽管在欧洲,大鱼大肉不缺,但家里的味道,无可替代。
“慢点吃,又没有人跟你抢。怎么像个饿死鬼投胎似的?”
母亲夏彩斌虽然嘴里责怪,但满脸笑容。
看儿子吃得差不多了,父亲陈德春走了过来。“跟你说件事情。”
“哦?”
“我的工作,可能有所调动。”
“调动就调动呗。”
陈泉抬起头,有些疑惑。“为啥要跟我说?”
“我可能也会调入松花江半导体。”
“哦?还是搞人事吗?你去了,那孙姨怎么办?”
孙月是松花江半导体的人事科长,几次接触下来,与陈泉的关系处得很不错了。
“我怎么可能去当科长,我这个级别,去了至少是副厂长。”陈德春失笑。
“哦。”
“不过我这个副厂长,不是负责人事方面的,而是要去负责销售。”
“负责销售?”
这次陈泉可是真吃惊了。“爸,你能干好销售吗?”
前段时间,陈泉东奔西走,接触最多的,就是各公司的销售负责人。在他的印象里,搞销售的,就是不断给客户说小话,给人送礼。
父亲的人事工作,陈泉虽然不了解具体细节,但自有记忆开始,家里就常年有人跑来给父亲送礼。在陈泉的潜意识里,人事是专门收礼的。
“没有办法啊。松花江半导体大火,想往里调的人太多。就是这个销售,都是好不容易的结果。”
“松花江半导体大火?为什么?是效益好吗?现在公司连投产都没有,效益根本谈不上啊!”
“是这样....”
陈德春把这段时间,松花江半导体上发生的变化,大概说了一下。
松花江半导体的影响力早已经出圈,它已经不是一间普通的分厂了。曲峰等人一直滞留京城,就是因为松花江的一举一动,都在牵扯各方的注意。
除了半导体设备厂商,一些行政部门也注意到mems带来的机会。
国内的半导体设备行业,在国门打开之后,面临了极度的困境。由于与国际主流技术水平存在代差,近几年国内建成的半导体产线,并不算少,但半导体设备厂商们的日子,确越来越难过。
很多客户,宁可要进口的二手设备,也不愿意给国内设备厂商任何机会。
mems工艺,对ic工艺所关注的制程精度不敏感。这让众厂家,重新看到了一线希望。
另外,随着曲峰等人,把台积电受到台湾当局重点扶持的事情甩了出来,各设备厂商也纷纷发声,要求政府大力扶持。
经过多方讨论,现在主要是两个方案,在进行最后的权衡。
第一方案是全国产设备方案。由国家牵头设立mems专案,联合国内的设备厂商,把这条全国产线拿下来。
只要松花江半导体能够顺利建成,中国就等于在mems这个子领域,掌握了一个产业链的整体解决方案。其意义将非同小可。
这个方案的症结,在于由谁牵头,补贴的钱谁出,出多少。
.......
“爸,你刚才说到产业链?”
陈泉突然出声打断。
“对。mems工艺装备的全产业链。怎么了?”
“没什么,你接着说。”
“第二方案是全进口设备方案.......“
陈德春继续解释。
鉴于目前大陆所面临的严重困难局面,有关部位希望借助松花江半导体,这个有吸引力的项目,引入合资,技术和设备。通过这次的合资,打破愈演愈烈的封锁和制裁。
这个方案自然遭到了全体设备厂商的反对。
而且松花江半导体自己也不怎么喜欢这个方案,尽管采用这个方案,大家都可以再出几次国。
合资方案的主要问题,是不确定性太多。
合资方能否挑战各国的制裁决定,合资后,相应的设备,技术,能否顺利运入大陆,都是问号。
关于松花江半导体的两个战略方向,讨论还在进行,但有一件事情首先达成了共识。那就是松花江半导体的设计纲领会重新调整,投资额也会大幅度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