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章 大海战之十一:好大一个坑!(1/2)

最快更新乱清最新章节!

计划是这样子的:

我舰队抵达苏窦山海域后,在岛屿西侧——即横“T”头上的那一划——附近下锚;“北京—东京”舰队进入“黄李水道”后,我舰队即起锚,绕过苏窦山西南端的马迹山,左折而东,驶过苏窦山南侧海域,进入“苏黄水道”。

根据情报,“北京—东京”舰队分为第一、第二两个分舰队,另外,还有两只军舰负责后卫——主要的责任,是为位于队列最后的运煤船等后勤辎重船只提供保护,整支“北京—东京”舰队,可以分成第一分舰队、第二分舰队以及后卫或后勤分舰队三个部分。

一路上,由始至终,“北京—东京”舰队都维持着一个单纵队的队形,从马祖出发的时候,这个队形,还是比较紧凑的,不过,愈往后,队形愈是松散,尤其是三个分舰队之间的距离,愈拉愈开,进入台州府海域的时候,三个分舰队之间,已经露出了明显的空档了。

照理说,以世界第二海军的素质,不致如此,可是,事实既摆在那里,也只好说,法国人骄狂嚣张,视中国东南海防如无物,以为这一路的航程,说到底,不过一次大型武装巡游,并不需要出之以最高战备状态,这个弦儿,并不需要绷的那么紧。。

不过,你们愈张狂,愈为我们所乐见。

事实上,这一路,“北京—东京”舰队也确实没有遭受到任何的挑战,于是,愈往后,这个弦儿,就愈松。

“黄李水道”和“苏黄水道”之间,只隔一个黄龙山,当“北京—东京”舰队的第一分舰队驶出“黄李水道”,尽数进入苏窦山东侧海域时,第二分舰队的旗舰,应该刚刚从“黄李水道”冒出头儿来,彼时,我舰队即出“苏黄水道”,予其拦腰一击,将整支“北京—东京”舰队,断为首尾不能相顾的两节。

这个计划是否能够成功实施,关键在于两点:

第一,必须准确掌握敌踪。

对于“北京—东京”舰队的航迹,已经做了足够多的跟踪、监视和预判的工夫;四只“福星级”炮舰统统撒了出去,也是为了这个“敌踪”。

不过,当“北京—东京”舰队进入群岛北部海域之后,单靠四只“福星级”炮舰传递消息,就不够及时了。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节点,就是“北京—东京”舰队进入“黄李水道”之时,泊在苏窦山西侧海面上的我主力舰队,必须第一时间收到相关消息。

侦知“北京—东京”舰队何时进入“黄李水道”并不困难——派几个侦查兵到黄龙山上盯着就好了;可是,黄龙山距苏窦山西侧,还有相当的距离,如何能够“第一时间”将相关消息传给主力舰队呢?

这个时代,没有电话,无线电报也还没有发明出来啊。

当然,有线电报是有滴。

那么,临时架设一条“军线”?

赶不及啦。

昨天下午五点半,作战会议方才结束,而苏窦山远在八个小时海程之外,岛屿作业,又不比陆地,一半的作业时间,还是黑灯瞎火的,要求“军线”于今天上午十点钟之前投入使用,明显是不现实的。

咋办涅?

没关系,俺们还有一种虽然顶顶原始、却是顶顶有效的手段——狼烟。

狼……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