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初步规划(一)(2/2)
……
站在小院儿门口,看着远处坡下。自己亲自选定的地址上正在搭建着作坊,潘阳的心中微微荡起波澜。前世自己是搞建筑的,这一世又干起了老本行,一啄一饮莫非天定。
村西距淇水稍远处,是梁九斤的烧陶作坊,潘阳去看过,梁九斤正在重新搭建窑炉。
原来烧陶器的窑炉太小,用的是一般木炭或木柴。炉火温度提不起来,只能烧些红泥粗陶,是烧不出紫砂器具或者瓷器的。
也不知这附近有没有煤炭,在这个时代应该叫做石炭。如果能找到煤炭,自己可以帮他改进一下产品,应该有市场,也可以安排不少人做活儿。
或许开个砖窑也不错,再过些年,这片地区就会成为战场,没有砖石建造的坚固坞堡,这里的村民和待宰的羔羊没有什么区别,富裕带来的灾难只会更大,这个安排要早点儿告诉唐豕,就怕他听不进去。
造纸的作坊,也建在村子的西面,与梁九斤的烧陶作坊相隔不远,距淇水更近,沤竹子和洗纸浆的废水没有直接排入河水中,开了一条暗沟,流入一个不小的水塘沉淀,但是最终还是流入水中,这是潘阳坚持的。
众人都不解其意,好在废水不是每日都有,没有化学手段,产生的废水毒性不大,也不是太多。致富的手段实在是太少,环境污染也就顾不得了。
冬日里农闲,按照潘阳的建议,唐豕安排村里人在坡下的村子前面挖了一个圆形的大池塘,引入竹林里流出的溪水,顺便将原来的沟渠挖宽挖深了些。
挖出的泥土,擦杂砾石较多的部分堆在小溪一边加高河堤岸,其余素土皆堆积起一个很高大的土包,潘阳已经安排好了它们的用处。
大池塘的上游,在潘阳规划中要建造一些作坊。刘篾匠已经提出要把竹器作坊建在那一片,还应该建造一个木器作坊,最好把制作笔墨的作坊也建在那里,只怕是唐豕舍不得这视作禁脔的制艺离开内宅。但这片土地属于唐族,作为建作坊用地,自己应该可以说服他。
池塘的上下游,潘阳为唐村规划着将要建一系列作坊:缫丝作坊、纺织作坊、水碓磨坊以及打铁作坊,再向西还应该有一座砖瓦窑,要把远处梁九斤的陶器作坊连接起来,形成防御圈的一环。
所有的作坊面临沟渠的一面,都必须用砖石砌成加厚的墙面。建作坊的宽度严禁超过十丈,长度不限。
地基以外三丈内不得有任何建筑物。在不同作坊的相邻处。建几座小桥跨越溪流,供村民出入村庄。
假使有低烈度的战事来临,守住或将各处小桥拆毁,依靠沟渠和作坊,就可以起到防护村庄作用,如果沟渠再加宽加深一些,遇到稍微大的战事,也可以起到护城河的作用。
若是所有的建筑都按照潘阳的规划修建完毕,那么唐村整体的格局就是这样的:山村正对面,是一个圆形的活水池塘,众多作坊沿着出入池塘的溪流沟渠向上下游两端延伸,与小村背后的山峦一起,将村子环抱其中。
若有战事发生,守得住便坚守,不可守便退入村后山中,唐村始终处于易守难攻、进退自如的境地。
唐豕听着潘阳指着坡下述说着规划,心中一时间豪气满怀,如若这一切都可以完成,他将完成成祖辈们多少年来没有做到的伟业,族谱中将会有他浓墨重彩的一笔,
待头脑逐渐冷静,却是满嘴的苦涩涌将上来:这需要花多少钱?赚钱的产业还没有大进项,要花的钱粮却将如流水般逝去。村子虽然叫唐村,但并不全是唐姓人家。
荆州的的刘使君,除了每年派人来催交钱粮以外,只怕是并不知道辖下有唐村这么个地方。倘若山贼或兵灾来了,村里乡民还需要自己防御,如此却是向何处说理?唐豕郁闷的无话可说。
潘阳知道,建安六年底,另一个刘使君就会来新野县驻扎。之后再过一年,刘使君便将带人攻打夏侯惇,便会发生火烧博望坡。
这一仗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没有分毫的关系。博望县离此地虽然不近,但也算不得算遥远,到那时,有没有溃兵跑到这里谁能说的清。
有些事还是及早打算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