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新罗与百济(3)(2/2)

布政院是文官的地盘,枢密院则是皇帝和官僚共制的地方。在枢密院里,通政寺又算皇帝的半个自留地。所以通政寺正卿必然是皇帝的亲信。一开始的时候,通政寺由李神通领,前面李神通去世了。亲王柴绍自己领了有一年,然后才换成的马三宝。

“杜卿,此事你怎么看。”

房谋杜断不是吹的,平阳一问,杜如晦的腹稿早就打好了。

“先着积利刺史魏处绘暂代太守之职,让长孙安业在家中待参。大理寺和通政寺派人去往辽东,让辽东节度使陈显庆也派人,到积利后务必要先把事情弄个明白。只要罪证确凿,那长孙安业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

“好!就依杜卿!”

“喏~~”

……

旅顺,东晋的时候这里叫马石津,历史上大唐收复辽东后,将其称为都里镇。而在这个位面,这里直接被改成了旅顺口。

因为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原因,这里是在海上沟通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的天然黄金水道。当然这里也是从百济和新罗抵达大唐的重要港口之一。

当然,条件最好的是青岛港,但问题是青岛港现在是机械化港口,每个有都有从南非返回或者开赴南非的万吨级船舶。所以进入这个港口是有一定要求的。那种挂着帆,摇着橹得小舟是不允许进入青岛港水道的。

所以还有很多从朝鲜半岛的船会去胶州半岛尖端的文登。

不过胶东半岛毕竟是黄淮道的重点区域,一般想要捞些偏门的船也不敢往这边凑合。所以从百济和新罗偷偷往这边的跑的船只,还是选择去旅顺口。

张老歪是个船夫,他本来在辽西打鱼为生,当时高句丽人会不时的去辽西掠夺人口。一旦高句丽人来了,张老歪就要把自己的破船什么的都藏起来。

后来夏王窦建德派大将军徐世勣把高句丽给灭了,张老歪就再也不用担心高句丽人了。后来各处都在招募人手,张老歪因为是渔户,会操船,便被当做专门人才给征用了两年。这两年间,张老歪学了不少本事,还攒下了一笔不小的钱。

然后张老歪就拿这些钱,定做了一条更大的海船,然后他也不打鱼了,专门拉人拉货物。

他拉货,也拉人。最赚钱的除了包船给有钱人和贵人,还有就是去百济那边拉“猪羊”,然后送到旅顺口这边。

这里的一头猪,就是指一个壮劳力,而一头羊,则是指一个女子。

今天张老歪有拉了一船的羊,然后正趁着天黑到旅顺港附近的浅滩登陆。但是没想到,他正在庆幸旅顺港的那个大灯塔还正常,自己这些冒险夜航的可以在老远的海上看见。

但是他没高兴多久,就看见在水面上,有一个长着两只明亮的大眼,声音好像牛吼的船只正冲着他们走来。

那是一艘新桥海事的动力船,正在维持秩序的行动中,看样子是要登临自己这艘船。

张老歪一点也不想被人捉住。他拎着弓箭走到了船舱,然后问了这里面一群羊一句。

“海事的人到了,他们就要登临我这艘破船了。所以,你们现在就游到旅顺去吧,找个浅滩,现在海水不是很凉,能游过去的。”

说完,他一挥手中的弓箭,开始把这些可怜人往海里赶。

“小姐,怎么办?”一个瘦的跟豆芽一样的女人问道。而在她的旁边也有一个一看就是从百济大户人家中出来的女子。

那个有些气质的女子,没怎么犹豫,先从船舱里牢牢的抱住两个木桶,递给自己的婢女,然后转身跳入了海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