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世界岛的十字路口(7)(2/2)
为了显示自己有用,佛门专门推出了以法慧,弘深等数位高僧的佛教使节团体,跟着县里的蒸汽船远赴斯里兰卡,成功说得僧伽罗王亲自来洛阳朝贡。
而对于这位远道而来的国王,刚刚登基不久的女皇陛下自然也不会吝啬。特制“锡兰王国金印”,并赐亲王仪仗。又赏赐了许多的瓷器,丝绸,钟表等礼物。这位国王也被洛阳的繁华与雄浑所震撼,愿意用为大唐属国。
至此,僧伽罗国正式改名为锡兰王国,受大唐保护。
县里对这个新鲜出炉的锡兰王国的支援则实际的多。弘深和法慧两位僧人陪伴锡兰国王(这时候的锡兰国王伐多伽已经正式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锡兰摩尼,其中锡兰为姓氏,摩尼为名字)返回锡兰,同行的还有一船的建筑工人和一个医疗小组。还有就是满载的各种物资。
其中工人们要建设亭可马里的港口,包括码头,船坞,仓库,灯塔等设施。而医疗小组则要给帮助当地人建立抗击疟疾的卫生体系。
只有建立起完善的抗击疟疾体系,县里才好正经的把这里当做印度洋枢纽。
而且为了把锡兰和中原的航线建设起来,县里决定在锡兰进行几项较为重要的经济作物的培养。
第一就是橡胶。
东南亚并不是橡胶的原产地,县里也没有远航至巴西。在安南开始栽种的橡胶,是县里本身就有的观赏橡胶种。
县园林部门的橡胶树是观赏橡胶,但是不代表这种树不产胶,而是观赏用橡胶树进行北栽的时候,获得了抗寒能力的同时,产胶能力大幅下降。按照产量算的话,只有热带高产橡胶的一半多。但是这些树种是可以在栽培的时候进行返祖栽培的。县里早早的就在丘和那边进行橡胶树的栽培,在经过数次迭代之后,现在的橡胶树种产胶量已经达到了后世的三分之二强,完全可以进行大规模经济种植了。
然后就是棉花,后世的斯里兰卡本身就是棉花生产大国,当地的气候和水土都很适合长绒棉的生长。目前中原棉纺工业正处于快速扩张时期,但是说实话华北平原上对棉花并不是太友好,而且县里要保证主粮,油料和饲料的供应。
所以优质的锡兰棉花是个很有益的补充。
第三种就比较有意思了,县里给锡兰选择第三种经济作物是咖啡。
关于国内的茶叶资源,县里还在进行统计和发掘。目前成功复原出来的有信阳毛尖,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绿茶,武夷红茶,安化黑茶等茶种。在没搞掂足够的树种储备之后,县里不打算贸然扩展茶叶的种植范围。但是咖啡就比较随便了,而且这些树种也没多珍贵。
有人要问了,新桥不是在北方吗?为什么会有咖啡?北方能出产咖啡豆?
北方确实不能出产咖啡豆,但是不代表没有咖啡树。很多人不知道,咖啡树除了用来出产咖啡豆外,还是一种栽培很广的观赏性植物。其中盆栽咖啡就是很流行的一种观赏用盆栽。
这种咖啡是用云南的小豆咖啡种为基础的,培育期抗寒性,然后用来室内栽培,观赏用。县里同样对其进行了逆操作,成功在南方种出了咖啡豆。
现在中原地区茶饮也就是刚刚普及开的程度。被奉为茶仙的陆羽还有一百年才出生呢。那么喝咖啡也不是不能在中原变成原生饮品。
毕竟县里一帮姑奶奶们已经把奶茶给复原出来了。如此一来,再多一种锡兰咖啡也不是不可以。
在三种经济作物的加持下,再加上锡兰本身盛产稻米。很快锡兰和中原的联系就紧密起来,作为印度洋中继点也开始够用,这也是县里进行南非远征的底气。
远征南非的成败暂且不论,但是狍子知道,能在亭可马里顺利进港出港,就同时意味着,两河流域将处于县里的舰炮射程之内。所以,根本就不存在被人切断通道这种事,就算陆地通道被切断了,不是还有海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