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官人的同人03-羊倌的摸鱼生活(1/2)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58万人的唐朝生活最新章节!

沈默原本盘算的挺好。

首先他就料定本职工作并不能维持太久,根据自己的一般经验,县里的网络改造撑死也就一个月的活,而且因为工期紧,指不定还会提前结束。所以他很早就开始考虑之后的出路。

回顾一下自己的生平经历,眼下最派的上用处的就是家传的电工手艺和从小混迹纺织厂耳睹目染的织机维护技术。毕竟家里上一辈几乎都是纺织厂的,暑假打工的时候也是去老爹厂里帮着弄那个破淘宝店顺带维护针织机。

再加上衣食住行四大民生,衣在第一位,按理说在轻工这应该也缺人,光是把数字机替换成传统手摇横机并且日常维护就是个大工程。只是他万般没想到的事,县里虽然有纺织厂,但纺的是棉纱和化纤,针织毛纺是有,他在听县里广播的时候却没留意一个关键问题——现在原料不足……

才11万头的细毛羊的存栏,年产毛量取中位数往高了算也就40万公斤净毛量,折合400吨,纺成纱后还有折损,具体数据不知道,以保守计算大概在1/3左右,也就是130吨。换算平均一件毛衣是0.5公斤的话,也就30万件左右的量……县里58万人,人手一件都不够。

轻工厂扩产容易,本来库存淘汰的织机就有不少,可惜县里的工厂现在都等着毛纱在嗷嗷待哺。所以轻工这块现在也就不招人,反而农业委员会人手严重不足,尤其是没了抗生素需要降低养殖密度后,对人力的需求很夸张。

所以我们的沈默同志现在正在叉草,一脸懵逼的叉青料,然后被一群毛茸茸咩咩叫的家伙包围在中间,其中一个臭烘烘的小家伙还在咬他的衣角。

"咋会这样哩……"

由于主动辞了通信的活又不想丢人去吃回头草,轻工又不要人,老沈一下子成了无业游民。虽然县里对于所有人都统一提供食宿,就这样吃白饭是要被自己嫌弃的。于是咨询台的接待员看了半天,递过来一张县农委畜牧处的招新传单,老沈看了两眼一咬牙就签了。虽然和初衷差的有点大,但至少是和羊毛沾边不是?

然后,就没然后了。

老沈在县里接受了整整六个月的系统化培训,从怎么给小羊接生到用去势钳或者细绳给公羊去势,从青料储藏和配比到放牧密度、羊圈建设要点等等,都系统的囫囵学了个遍。接下来的土鳖天赋本能的种地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基本上一教就会,尤其是苜蓿草这种异常耐操的。其实沈默还偷偷要了一些南苜蓿的种子混在普通苜蓿草里一起种,没事拿些九河坊做酒香草头,这让畜牧科的其他人基本看不懂——这货怎么没事吃牧草?太敬业了吧?

他带来的那些最抽不惯的软中基本都发给了同事和师傅们,剩下的几条钻石和双喜他把烟卷拆了,烟丝装进了几个双层羊皮荷包,然后自己做了个烟杆子,想抽了就拿一点点上。除了这些,平时有弄出来的好东西,也都是召集着一群人一起开小灶。

为人慷慨又什么都学过点,基本上人缘挺不错,有什么不会的大家也愿意教。唯一的弱点就是手笨,很多手工活也不是不会做,又不是做的差,就是做的慢。他扎一个围栏的功夫,别人一排都扎完了。好在算是大工程的青料塔、水塔这些事只需要自己动过手一次,知道怎么建就行,正常是有力工木工来搞。而围栏田垄地管铺设的做工还不错,师傅的评论是适合出细活……

时间过得很快,日子也异常无聊,直到他能快准狠的一钳去势,科长段文明拍着肩膀表示:不要想着什么电脑网络的了,羊倌是你的天命。

沈默则表示:人定胜天。

这半年里他不是光下田养牛羊,喂鸡做圈弄锄头,出于一些本能的天性考虑,县图书馆里几乎一多半的养殖经济畜禽和种植经济作物书籍他都撸了一遍并且做了笔记。有电子版的就塞进了自己的手机和电脑里,另外因为硒鼓和碳粉现在变得不好搞,他花了一条中华烟和一瓶茅台,把没有电子化的书籍全复印了一遍装订带走,方便之后慢慢抄。

之所以这么干,主要是整整六个月,县里几乎所有的印量都用在了把大量电子版的工业书籍纸质化后保存。毕竟不会再有了,少了一行字都不可估量的损失,或者攸关一整套技术的关键,或者要多走多少弯路搭上多少人命。

所以他这种插队玩法也只能偷偷摸摸的来,被人知道的话虽然不会怎么样,但被数落一番是少不了的,而且可能在关键时候因为这事拖后腿。道理其实也很简单,新桥是个工业县的同时也依然是个农业县,农业技术大概才是他们保留最完整的产业技术,相关的农技书的优先级自然是相对靠后的。而且现在地多人手多,农业试错成本也相对较低,县里的资源完全在向工业倾斜。

实在不行还有这几百号农技员可以把种植和养殖要点口述成书。

这样对于别人或许可以,但是对沈默不行。他不知道自己今后会怎么样,但技术掌握在别人手里的结果,只能是自己跟着别人的指挥棒走。无法掌握主导权就没法巩固地位,没有地位就没法调拨足够的人力去完成自己的目标,譬如寻找回去的办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