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简单有效的对决(2/2)

不如说是燕国朝廷利用这个措施扩大耕地面积。

毕竟这也是白给的土地……

所以,在军功田的奖励措施出来后,燕军的好战热情上涨了足足两三倍,变成了真正的敢战之兵。

同时赵作仁也提出了重视骑兵的概念,也就是骑兵获取军功的比例更高,得到军功田更加容易。

当然,同时提升的还有对骑兵入伍的考核标准。

这一系列措施都使得此时的燕军骑兵士气方面跟八旗军中的披甲兵不相上下。

兵力、装备、士气乃至马术都差不多的两股骑兵对冲,自然是两败俱伤的结果!

几百上千的骑兵成片成片的在对冲中跌落马下,即便没有被砍死刺死,也会死在敌人和自己人的铁蹄之下!

第一波骑兵对冲之后,交错而过的第一波次骑兵兵力少了近三分之一,而且队形混乱不堪,不少人都受了轻伤。

但他们却不能停下马蹄,因为前面还有敌人的第二波乃至第三波的敌军等着他们,直到他们最先崩溃!

这就是为何前排骑兵要安排精锐的缘故,不然的话一波被打散,后面的骑兵压力会越来越大,直到形成多米诺骨牌的效应全军崩溃。

当然,第一波次也不是一直冲刺下去,当他们的建制被彻底打乱,军心消耗殆尽的时候,就会自行溃散朝着两侧奔逃。

这是最直接简单的骑兵对冲战术,很野蛮也很愚蠢,但却是这个时代最常见的战术。

谁叫双方骑兵的骑射能力都一般般呢?

所谓的胡人善骑射,比较的对象是农耕文明,在草原民族中,善射的胡人只能保证在奔驰的战马上弯弓搭箭,把箭矢射出去的标准,至于能否射中目标就不再他们的能力范围内了。

这就是为何草原民族对决,往往需要马枪马刀决胜负的原因,毕竟真正骑**悍的马兵在草原上也十分难得,匈奴人那面将骑射中真正射得准的马兵称之为射雕者。

在原本的东胡王庭中,也就东胡可汗亲卫军的骑射能力能达到匈奴射雕者的平均水平。

骑着马儿奔跑中射箭跟步军站立射箭是完全两个概念,需要的技巧实在是太高了。

这倒不是说胡人骑兵不能骑射,只是骑射的杀伤力太低,真要是玩骑射的话,双方射个三天三夜也死不了多少人,更别提分胜负了。

此时无论是燕军骑兵还是镶蓝旗都急于分出胜负,自然选择了最直接的骑兵对冲方式。

而且大家都有大批轻骑兵,不怕对方使用骑射风筝战术,风筝战术的要点在于骑射兵种的马儿负重低跑得快。

不然的话,只会被敌人的轻骑兵追着马屁股砍!

这也是为何在赵作仁上辈子,蒙古骑兵的骑射打崩的大多数都是农耕文明的军队,因为农耕文明骑兵精贵,都用甲胄牢牢包装起来,即便是轻骑兵,也因为马儿的质量不行跑不过草原民族的专业骑射兵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