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五章 朱棣你脸都笑烂了,收敛点!(2/2)

纪纲也回了一个不甘示弱的冷笑,“确实很好。”

朱棣驻足,回首,看着两人,“你们什么很好?”

黄昏和纪纲同时答道:“回陛下,没有什么,我俩是许久没见,看见对方依然如此精神,觉得都是大明的臣子,有功于社稷的臣子长命百岁,这很好。”

虽然话说的不是一模一样,但基本意思如此。

朱棣沉默不语。

许久,才重新迈步向前,没有说一个字。

君王讲究个制衡之术,所以此刻朱棣不能说任何倾向于黄昏或者纪纲的话,只能让这两个人彼此之间继续保持这种敌对立场。

来到实验田红薯基地。

梁大带着一堆技术员手握锄头、竹篮,等待黄昏的命令。

朱棣看着那绿油油的红薯藤,一垄又一垄,整齐有序,梁大和其他人站在地垄沟里,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朱棣也忍不住喜悦起来。

问黄昏,“这些绿藤下面,就是你说的红薯?”

黄昏笑道:“是的,陛下,您看这些红薯藤很茂盛,其实它还有用处,比如在收红薯之前,可以割了红薯藤喂猪,也可以晾干以后斩碎储备起来,到了猪草稀少的冬季,煮熟喂猪,甚至也可以拿来喂鸡鸭。其实红薯藤的尖上细嫩部门,在合适的季节,也可以摘下来炒菜。”

朱棣唔了声,“一身都是宝么。”

黄昏点头:“是的。”

对梁大道:“开始挖罢,让陛下看看红薯的产量。”

梁大立即带领人挥舞锄头,一阵汗如雨下,很快,地垄沟里铺满了一层红薯,泥土的芬芳弥漫在田间和人心上。

朱棣的眼睛渐渐明亮起来,侧首看黄昏,“一窝红薯,只需要一颗红薯作为种子?”

黄昏颔首,“是的。”

朱棣看着梁大手中刚挖出来的那窝红薯,上面密密麻麻的结满了大小不一的十余个红薯,最小的也有拳头大小,最大的和碗口差不多。

一颗可以换十多颗!

问黄昏,“确定了吗,只要有土有少量水,它就能存活,不挑种植环境?”

黄昏继续点头,“不敢欺君。”

朱棣颔首,“一年可以种植几季?如果全国推广的话,需要几年才能做到?”

黄昏看向梁大,梁大立即答道:“回陛下的话,一年可以种植两季,大概需要五年左右才能让全国各地种植红薯都有种子,而前面一两年,红薯种出来不能又任何储余,必须全部拿来作为种子,今秋我们的红薯收成,保守估计可以达到六十余万斤。”

朱棣抬眼望,看着占地不大的实验田,脸黑了起来,“亩产多少,六十余万斤?”

怕是在吹牛。

梁大笑道:“陛下,亩产在三千斤到四千斤左右。”

朱棣眼睛猛然瞪圆:“产量这么高?!”

不可置信。

黄昏在一旁笑道,心情极为惬意,不无炫耀的道:“要不然微臣哪敢进行医疗改革,暴增的人口全都饿死么,正因为微臣知道这个红薯的产量奇高无比啊!”

朱棣点头,“你确定它能当主食?”

如果真能当主食,还有这么高的产量,别说医疗改革带来的人口暴增,大明人口就算是再翻个两倍,都不会有粮食压力。

简直不敢想象,这如果是真的,那就是历朝历代的君王做梦都想要的农业神器!

黄昏乐道:“晚上陛下吃了就知道。”

朱棣对晚上的火锅瞬间充满了期待,不过心中还有一个小疑问,“就这实验田里能有六十余万斤?”

你这实验田一共才几十亩,这还是扩大了规模的情况下,最初可是几亩地小打小闹,而六十余万斤的产量,需要两百多亩地。

梁大见状回答道:“实验田有五十亩的地,除了种植其他作物,只有二十亩种植的红薯,产量只有六万余斤,不过按照东家的指示,我们将红薯种子发放给周边农户,等收成之后按价格回收,根据统计的种植面积,这一季收成之后,确实能达到六十万斤。”

朱棣笑了。

他是真没想到,黄昏不仅给大明准备了红薯,甚至已经在开始推广了。

这才是大明最好的臣子榜样!

朱棣笑容很是灿烂,转身拍了拍黄昏的肩头,可终究忍不住心中喜悦,再不顾及君王气度,仰头哈哈大笑,笑得肆无忌惮。

很好。

黄昏,你小子未雨绸缪,竟然解决了老子心头最为忧愁的一件事。

奇功一件。

朕该赏赐你什么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