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初见(1/2)
略更小说网 www. LueGeng.com,辛亥科技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热门推荐:、 、 、 、 、 、 、
掐人中,灌苏合香酒,过了半天,袁世凯才吐了口长气,悠悠的醒转过来,泪泪流满面道:“杏城,你要疼死我吗?失一个安庆算的什么?失了杏城,我这心里痛啊!”
袁世凯捶胸顿足,几个朝鲜小妾不敢上前,傻站在一边,宠妾沈五娘不管不顾,裙子一撩做在地上,把袁世凯抱在怀里,让他的头枕着自己的大腿。
“爷,难受就哭出来,别忍着!”沈五娘垂泪道。
杨度安慰道:“宫保不必如此,杏城兄机变百端,最是伶俐的一个!我敢断言,安庆人就算死绝了,杏城也不会伤一根毫毛!”
话虽然这么说,杨度自己都不信杨士琦会安然无恙,覆巢之下无完卵,杨士琦去了安庆,肯定是住在巡抚衙门里的,朱家宝全家被杀,杨士琦又不会飞天遁地,怎能逃过这一劫?
不过,杨度心里暗暗有些欢喜,杨士琦这个人笑里藏刀,阴险毒辣看着就让人心里发毛,这次死在革命党手里,也算是大快人心!
梁士诒倒是心中一寒,他搞不清楚自己这个恩主袁世凯,他是真心的哭还是在做戏,若是真心欣赏杨士琦的才干,那为什么让他修了十几年的铁路,硬生生把一个青年才俊给磋磨成一个两鬓风霜的中年政客。如果是做戏给下属看,那这戏也演的太像真的了!
虬髯的回回军官马龙标对杨士琦也没好感,倒不是因为杨士琦得罪过他,而是讨厌杨士琦的哥哥杨士骧。当年马龙标给李鸿章当戈什哈头目的时候,请杨士骧到家里吃饭。杨士骧发现一桌子的佳肴却偏偏没有他喜欢吃的红烧猪肘子,于是酒酣耳热之余,杨士骧就拿马龙标打趣,说他的名字可以做上联,下联则是鸡鸭杂!
马龙标差点气疯了,这个上联是用的谐音:马龙膘!猪肥膘的膘!马龙标是回回啊!从此他就恨死了杨士骧,顺带着看杨士琦也不顺眼。
杨士琦的经历很奇怪,他哥哥杨士骧是李鸿章手下第一个得用的幕僚,比盛宣怀还要红上几分。杨家兄弟的感情非常好,但是杨士骧但是却一直压制着亲弟弟杨士琦不肯提拔,反而是把他打发到了袁世凯的门下。
袁世凯和杨士骧的关系也极为密切,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杨士琦到了袁世凯的幕府之后,只被安排了一个“许参不许议”的洋务参议闲差,被发配修铁路,一搞就是十几年!可他却兢兢业业毫无怨言,庚子年拳匪在山东作乱,杨士琦更是头一个上书袁世凯,要求他大力弹压不可姑息。袁世凯听了他的谏言,把义和团的几个号称刀枪不入的大师兄请到巡抚衙门,然后找了毛瑟洋枪试验他们的法力。
一阵枪响之后,原本拍着胸脯自吹能用胸口挡子弹的大师兄们纷纷倒在血泊,而兴盛一时山东的义和团立马做了鸟兽散。
慈禧发昏杀了立阻与洋人开战的五大臣,然后下诏命十几万抱着红头巾的义和团进京,攻打洋人的使馆和教堂,并且向西洋十一国宣战,一时间北京城乱作一团。义和团别看打使馆杀老毛子不得力,但是杀中国的二毛子烧商铺抢钱庄倒是行家里手。
后来八国联军进了北京,袁世凯在杨士琦等人的撺掇下,暗地里参加了“东南互保”,山东免于战火蹂躏,那些对洋人喊打喊杀,响应朝廷的圣旨派兵杀洋人的满汉大臣,被当做祸首交给洋人,充军、杀头,罢官!
抗旨的袁世凯倒是平步青云,李鸿章死后就接任了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杨士琦也算是有了出头之日,被任命为洋务总文案,真正的成为袁世凯的心腹。但是袁世凯却一直不放他外任,给他一个有实权的位置,只是当做幕僚清客养在府里。
杨士骧在李鸿章的幕府里,直隶首道、直隶按察使、江苏布政使,然后是山东巡抚,直至做到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这天下第一疆臣!
比起李鸿章对杨士骧的苦心栽培,袁世凯对杨士琦只能说是刻薄寡恩了!
摄政王载沣临朝之后,袁世凯被朝廷开缺回籍,杨士骧接任了北洋大臣、直隶总督,不许袁世凯出洋也不许他进租界当寓公,逼得他只能回到彰德钓鱼。可即使是袁世凯失势的时候,杨士琦并没有踩低就高投奔已经是直隶总督的杨士骧,不但没有投靠红得发紫炙手可热的亲哥哥,反而是鞍前马后替袁世凯奔走于私门,帮他和庆王奕邼、北洋旧部之间保持联系弥缝感情,这才有了袁世凯的东山再起。
袁世凯、杨士琦,这一主一仆,还真是令人捉摸不透!
“杏城若有个三长两短!我要屠了安庆全城,给杏城殉葬!”袁世凯目眦欲裂,咬着牙,一字一顿的道!
在坐的人,被他话语里的狠劲震慑的寒毛竖立!
分割线
烟雨楼,安庆城里最出名的青楼。一座二层的小楼,整体的风格古朴质拙,和普通的前堂后宅的商铺没什么区别,要是硬要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房檐下挂着一串硕大的红灯笼,显得特别的醒目。楼宇虽不出众,进得里面却是别有一番洞天。绛红的轻纱幔帐,从屋顶缓缓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略更小说网 www. LueGeng.com,辛亥科技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顶缓缓泻下。工笔的仕女、花鸟图栩栩如生,一看就知道是名家的手笔。名贵的鸡翅木的茶几雕着“天女散花”的图案。紫檀的书架上,珍惜的宋版线装书好象是坊间学堂的三字经一般整齐有秩的码放着,随人翻看,有些竟然是海内久已不见踪迹的孤本。
南洋来的红木隔断后面,传来“叮叮咚咚”的琵琶声,清越处不嘈杂,委婉处不模糊,伴随着一阵阵软糯的吴语评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引人无限暇思。雅致而不沉闷,富贵而不凡俗,果然是好去处!
“小尼姑年方二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