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出山(2/2)

所以李易的心理压力真的很大,他知道自己不能输。

说起战争,如果剥去战争的所有包装,其实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了:战争的形式就是人与人的搏斗。

如果是两个人打架,如果其中一方比对方高大,比对方强壮,甚至凑巧还练过武,那他多半可以得到胜利。

如果把范围扩大,如果两个人打一个人,只要脸皮厚一些不怕别人说胜之不武,那胜利肯定也是他们的。

如果再加一个人,那么他甚至可以让两个人上去揍对方一个人,自己在旁边坐着看就好,甚至还能喝口水,一边喝一边看,只负责指挥就行。

那如果把这个数字增加,变成一千个对一个,那对方早就逃了。

然而真正的考验,名将的门槛,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假如两边都有一千个人,该怎样获得胜利?

也许可以把一千个人分成几队去攻击对面,但对手却可能集中所有人来各个击破,这样的情况下该怎样保证获得胜利?

做个决策就已经很棘手了,那如果把这个数字放大一些,两边都有数千乃至数万人,该怎么去打这一仗?

以眼下李易的情况来举例,他带的五千人都是人,有的性格开朗,有的性格阴郁,有的温和,有的暴躁,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方言不同,习惯不同,李易的命令他们肯定不太愿意听,迫于军纪可能会听令,但也许他们不会出全力。

而李易就要对这五千人的生命负责,要选择进攻路线,要保证五千个人能有饭吃,要考虑战马的损耗,必要时候甚至还要考虑让人去牺牲。

要是再考虑到这五千个人不同的素质和智商,这件事就会成倍的复杂起来。他们有的是文盲,有的是学过字的精英,有的是打仗的好手,有的是上阵就脚软的怂包,假如李易下了一个军令,他们其中有的能理解,有的理解不了,有的能举一反三,有的能把事办砸。

这些就是指挥的难度,而李易现在对手下的五千人可谓是一点都不熟悉。

要是再把这五千人放进战场,那么会需要李易做出判断的事情就多了起来,他需要判断敌人在哪里,需要判断他们准备用什么方式进攻或者防守,需要考虑怎么使用手下的五千兵马,而且在不得到补充的情况下保持战斗力,还要考虑军队行进的速度,要考虑天气带来的影响,要考虑士兵们对于不熟悉的草原能不能习惯,要考虑士兵的士气,甚至还要考虑他们会不会撂挑子不干。

这就是指挥一场战争的难度,大部分人都不懂,他们以为打仗只是双方带着人排兵列阵,然后拼人数,哪边多哪边占优势,甚至有时候会在网上发个帖,说韩信和诸葛亮也不过就那样。

然而李易是懂的,他懂要是指挥不当这件事会变成怎样的灾难,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会把自己以前学的那些东西拿出来一点点对照,争取让自己成长起来,争取让自己能打赢这场仗。

他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士兵,看着那些注视着他的眼神,看着来自三个地方的骑兵不同的装束,一时只觉得有千言万语想说。

他很想告诉他们,他会努力带他们打赢这场战,会带他们回家,如果会输,那他李易绝对会陪着他们一起死在草原上。

他想让他们相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