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改革(1/2)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贞观王爷最新章节!

(祝大家七夕快乐!求推荐求收藏!!!再次祝大家七夕快乐,有情人终成眷属。“

叶青缓缓蹲下身子,一手扶着老人语重心长的说道:“是小子我急功近利了,完全忽略了我大唐村庄的现实问题,这样您看如何?”

老人一听叶青的话,急忙回头看着叶青的眼睛,深邃的眸子里充满了真诚与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像是怜悯也像是悲哀的东西。

“满10岁少年必须接受受学三年学业,试三年学业可延长至五年不等。每年的春耕与秋收学院会有假期让学子们回家补充家里不富裕的劳力,而且每七天受学五天,有两日可自行安排回家帮助家人。一年两个学期,每个学期成绩名列前茅者,同样会有奖励给予。您看如何?”

老人颤抖着双唇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有些湿润的眼睛盯着叶青好久好久,然后用力的点了点头:“谢谢县令大人宽怀慈悲。”

“不敢不敢,小子心里有愧啊,只顾着想要做一番业绩,却忘了黎民百姓的现实需求了。”叶青扶起老人,抓起老人的手放在手里拍了拍。

老人的最低要求也达到了,按照叶县令的说法,他家里现在只有十岁的老二是达到了受学的要求,两年后老三也要接受受学。

那时候老二再有一年也就受学完毕了,老二受学完毕后,老大也就17岁了,再有四年就该服兵役了,如此一来,家里还剩有两个劳力,而且还是认字的劳力,这种诱惑对于庄户们来说也是巨大的,谁不希望家里的孩子人字呢?

而且难能可贵的是,老大服兵役后,老二、老三自然是不用再服兵役,如果老大不愿意,还可以等到老三或者老二21岁后再去服兵役,如此以来,对于庄户们减少劳动力的影响是降到了最低了。

叶青心里很清楚,受学三年已经是最高标准了,他可不指望一下子就让寒门士子受学五年,毕竟,脆弱的财政随着以后人口的增多,负担起这些寒门士子的用度也绝不会轻松,三年学业已经是现在最大的承受能力了。

何况,他并没有奢望能够在这些寒门士子里走出来多少个优秀人才,说句真心话,这高陵县所有的寒门士子,能够出来一两个大学问之人,都是烧高香了。

三年学业,不过是给十岁少年开蒙教育,给他们的思想一个不再局限于老婆孩子热炕头思维,尽可能远离放羊生小羊卖钱,挣钱娶媳妇,娶媳妇生小孩儿,生小孩儿放羊,然后挣钱娶媳妇的恶性循环中罢了。

离开老人的家,叶青选择了不再去其他庄户,他相信,只要解决一个村庄里学问先生的顾虑,其他村庄很快就会收到这位学问先生详之又详的解释,再加上自己回去修改法令,发放到各个村正手里,完全可以解决庄户百姓们的后顾之忧。

大字不识一个的里正望着远去的县令大人跟县丞大人,心里头却七上八下的,临走时叶青的眼神让他感觉到自己仿佛如芒在背,忐忑不安。

高陵县衙内,叶青对县丞、主簿、县尉正色说道:“统计一份咱们县所有里正、村正、乡正的识字之人跟不认字之人,要详细。”

苏通显然已经猜测到了叶青的用意,犹豫了下还是说道:“大人,如此大规模的换人恐怕不好吧,这些人在各自的村、庄并无过错,如此换人恐怕会引起……。”

“没说现在就换,只是让你们统计一份名单而已,至于何时换人,那就看谁不长眼了。难道你认为在受学跟服兵役上,所有的乡正、村正、里正都能够做到大公无私?”叶青挑眉问道。

“是,下官多虑了。”苏通低头说道。

叶青挥手让他们下去,其实,叶青担心的并不是他们认字不认字,而是里正、乡正、村庄大部分都是几十年后土地兼并的受益者,这些人没有文化,但仗着一家兄弟们多,在村庄有一定的话语权,经过时间的积淀,自然而然的就能够在村庄坐大,继而控制庄户手里可以用来买卖的田地。

吩咐完此事后,叶青接下来就要对府兵制进行改革了,这样的改革就像后世让在职在岗的领导干部提前退休,难上加难。

府兵制此时在社会上的地位较高,而且免除了兵士的所有赋役,相当于种田自收,无需缴纳,战时自备资粮,但与均田制息息相关,以后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府兵社会地位下降,造成了府兵制的土崩瓦解。

这也是叶青为何在府兵制度完盛的初唐时期就开始推行另外一套体制,就是为了避免重蹈以后历史上的均田制的破坏造成府兵制的瓦解。

不过好在这一切都不用太着急推行,他也深深明白欲速则不达的真理,何况,他有几十年的时间来试行所有制度,时间对他来讲充裕的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