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长江上的炮击(2/2)

接到前线的报告,张汉卿心里的那根久未拨动的弦开始起了波澜。国家孱弱,于小民何?当年中国韬光养晦,仍然免不了有银河号事件、有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的屈辱,这一幕与之何其之相同?

他下令进行强烈的谴责,指出炮击南京“为万国公法、为文明国通例所严禁”,一方面紧急派人与航行在长江上的两国军舰交涉,一方面安排对所受损失进行评估和救援。

说是交涉,也无非是表明立场,在南京城各沿江口岸竖起人民军的大旗。对于英美军舰如果扩大挑衅该怎么办,奉系内部没有一个明确的决心,很多人担心好不容易获得如此良好形势,不宜在此时节外生枝。

因为多年来的强硬,奉系已经深深得罪了日本,如果英美再有不满,奉系的外部形势便很不妙。

本来的局势是日本人挺奉,英美人挺直。经过张汉卿的乾坤大挪移,变成了日本人向直系伸橄榄枝,从吴佩孚的军事顾问都是日本现役军官可知。

而美国对奉却逐渐友好,从直奉大战前对曹锟的总统之职不予置评到大战时的置身事外可知。

这是一种无法言语的悲愤,退一步海阔天空,进一步则极有可能在其后统一中国的步伐中得到列强的干涉。不用说英美直接介入,就是默认日本对华激进就大大不妙。

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张汉卿决定忍,但不是无节制的忍,适当的声音要表达出来。他召见英国驻华总领事巴顿(非美国后来有名的巴顿将军),气势逼人地问:

“人民军打过长江去行使护国救民的职责,南京发生的这起骚乱,正是无政|府状态下乱兵骚民的典型!不但各国侨民都有损失,我国居民亦深受其害。

值此动乱之秋,英国政|府更要协助我军尽快打败割据力量,以行使中央权力,达到稳定的目的,我想这是双方政|府都想看到的。英国兵舰悍然炮击平民,是体现其勇敢的吗?!”

他没有直接抗议英国军舰的暴行,只是用讽刺和质疑想让英国人收敛些,不然再发生同类的事情不实施些对应措施就让虎视眈眈的异见分子有造谣生事的余地。只要英国人服软,哪怕是口头上的道歉他都自信可以体面收场。

可是他根本想不到英国人的态度。事件发生后,英国报纸均认为南京事件“(人民)党军应负其责,南京所发生之事项,系为预定之计划。”

《字林西报》是英国人在中国出版的历史最久的英文报纸,撰文说这是人民军故意用此事件着意体现出来的一种政治狡黠,意图摸清英美人的底牌云云。这种说法也让英国总领事对此事件抱有个人的成见,他对人民党如此激烈的回应有些“困惑”。

“少帅先生,据我的理解,保护英国侨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这是长江巡逻队应有的职责。我不知道贵国政|府为什么对这件事的反应如此激烈?贵国的军队首先对平民开火,我们只是自卫!重申一句,我们只是自卫!

不但如此,我们还要向中国政|府提出严重抗议,你们惘视我们侨民的利益和安全,不能够行使保卫职责,我们的损失也要你们来偿付!”

不但没有一句好话,还倒打一耙,军舰杀了人,竟然还要让人民军来偿付损失!张汉卿很愤怒,但也只是愤怒而已----一切都以实力为后盾。他终于体会到袁大总统对日本二十一条的反应是忍,要“埋头十年与日本抬头相见”了,他也终于明白,后世的中国政|府为什么多抗议而少行动了,非不敢耳,时不对也!

面对这样一个对手,先前的所有胜利都是微不足道的:建立了民国最强的陆军、海军和空军,打败了直系,筹建了中央集权的政|府,比正史强大多的经济力量和工业能力…只要中国人民的耻辱不日不雪,中国的真正胜利就没有到来,他的肩上的重担就一日不能卸下!

“难道说声抱歉有如此之难吗!领事先生?让我们打开窗户,还原事实的真相!是英国的军舰、在中国的长江上、炮击中国的城市、造成中国民众的伤亡!祸首不是人民军、不是南京城里无辜的市民而是被你们一直支持的直系乱兵!八十多年前,你们就凭这样的办法吓倒了当时的晚清政|府,现在,你们又想凭借这样的办法来体现英国在华的优越性?时过境迁了!”

觉得语气有些硬了(唉,这个苦逼的年代,有些话不吐不快啊!),张汉卿的语调从激昂转到沉稳:“英国政|府既然承认中华民国是合法的政|府,就要保证它的合法地位和合法行使国家权力,对它的子民的伤害,一定要有一个公平的说法,我的要求不过分吧?领事先生!

如果英国政|府是这种态度,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为,英国政|府仍然坚持着扶持直系的方针不变,要与人民党政|府敌对?在人民军过江之际有这种行为,作为人民军的负责人,我必须有此怀疑!”

他已经改变策略,现在举国上下都在看人民党对此事的反应,以目前的形势,不可能指望得到英国立场的软化,毕竟驴死不倒架,人家也是有“尊严”的。他又没有过多的牌可打,只能把事件引向英国政|府对华各派系的立场上来。

炮击南京,就是为直系撑腰,因为正值这种敏感时刻。张汉卿故意这样理解,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对英国支持直系的不满,让巴顿理解为人民党、人民军的愤怒来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