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北上舰队(2/2)

这么少的兵力显然控制不住这么广大的地盘,这也是日本国小民少之痛,不得不采取“以夷制夷”的办法,在东西伯利亚扶植谢苗诺夫组织傀儡政权,企图完全控制此地区。

但是,进入冬季以来,苏军采用游击战,发动组织群众以壮大游击队伍,并利用日军在冬季行动困难的有利条件,借助冬寒广泛展开游击活动,到处破坏铁路,切断电话线,给日军很大威胁。所以日本政|府决定增派五千补充兵,驻防西伯利亚东端。

这个举动表面上看起来并不突兀,但是他们对东北自治政|府的虎视眈眈,张作霖是实实在在感觉到了,因为这增加的兵力,主要不是用来对付游击队,却被布置在乌苏里江、黑龙江对岸,随时有越江入吉黑两省的可能。

加上日本干涉军在哈尔滨设置了兵站,一个不小心,两境的日军有互通声气之虞。

千里设防与事无补,那样把奉军都填进去都不够。所以张作霖积极运作,要求中|央派海军支援。只要有那么几艘军舰时常在江中游弋,庶可打消日军涉江越境的可能。毕竟,军舰的巡游成本,比单纯用陆军处处布防要小得多了。

在国家领土完整这个大议题下,段祺瑞政|府还是很有魄力的。因为中国干涉军的主力“海容”号巡洋舰和其舰队司令林建章已于夏天离开海参崴随其它国参战军撤军了,所以准备再派一支小型舰队北上支援,其任务是建立一支中国政|府的北方水上力量----江防舰队,永久性地驻扎在黑龙江上,它能否如期到达并组建,关系到中国北部领土的完整。

对中国政|府的动作,日本人心知肚明,当然表示反对。当然,明着反对是不成的,因为战争同时也威胁到了滞留在远东的一百多万中国侨民,他们大多集中在庙街和海参崴一带,中国政|府对外包括对日的交涉便是以撤侨为借口。

日本侨民是侨民,总不成轮到中国了,你就不允许吧?

按说从陆路进入中国东北是极便捷的,可是日本干涉军在各处要道实行军管,再加上冬季交通不便,于是从海路接应侨民便成为应有之义,所以北上舰队北上合情合理。

北上舰队说是舰队,其实只能算是个炮舰编队,因为它的旗舰“江亨”号,只是出自长江舰队的一艘海防炮舰,排水量550吨。另两艘浅水炮舰“利捷”、“利绥”号及运输舰“靖安”号,都是缴自德国的战利舰。其中“靖安”号的作用,不单单是运输,还负有拖带“利捷”、“利绥”号的任务,因为它们是浅水舰,不耐航海。

编队从上海出发,一路经历许多惊涛骇浪,经东海、朝鲜海峡、日本海到达海参崴。稍作停留后继续北上,要从庙街回溯到黑龙江。

就这几艘在日本海军排不上位置的军舰,已经是中国海军当时能拿得出手的不多的宝贝。虽然它们的战斗力不强,但是极具象征意义。

如果任由该舰队进入黑龙江流域,在陆军大炮支援下,可西控黑龙江,南控乌苏里江,则东北自治政|府可藉此完全封锁住对俄交通。加上现在从朝鲜进入吉林的图们江已在实际上被切断,日军将无法从背部渗进东北腹心----毕竟陆地上接触方便,也易生事端,在江面上除非军舰起冲突,否则你一大票日本军人渡江到东北,无论用什么借口都说不过去。

所以在伯力的日本兵秉承国内命令,拒不让北上舰队进入,还鸣炮示威。舰队司令陈世英只好把舰队停在庙街,等待政|府交涉。

通过地图可以看出,黑龙江的下游,也就是乌苏里江到出海口这一段,即阿穆尔河,是由海路进入东北的唯一路径。而伯力,正好卡住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中国一段。北上舰队和民国中|央政|府交涉之间,天气已经转冷。庙街当地侨民告诉陈世英,再过十天,黑龙江就要封冻了。

陈世英心急如焚。他的舰队船小,又远涉重洋,补给严重不足。幸好这个时候,张汉卿正在同苏俄就摩阔崴回归问题斗智斗勇,听到北上舰队犯难的消息,便从东北集中了一批过冬物资,通过图长航业公司的船舶送给他们。

这是陈世英与张汉卿第一次交往,他是怀着感激之情收下的。

联想到前段时间日本伯力驻军对他们的野蛮无礼,这也让陈世英对日本人更增恶感。这时候,来自苏俄红军的一纸请求让他萌生了报复之意。

他随后下了一着狠棋,虽然舒爽无比,却既凶且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