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两府会议(三)(2/2)

第二个问题解决的办法很多,关键在于执行,张三在讲这个问题的时候,直截了当地说:“谁要是当官只为自己牟利,不为百姓做主,我就让他回去吃自己去,再找个官员这么对付他!”考核制度一定要严格,不能流于形式。这是制度建设要常抓不懈!

土地的清丈问题非常麻烦,要通过阶梯税收与政府赎买相结合进行推动,每个自然人的土地不得超过十亩,这十亩土地按照亩收一斗纳税,超过部分将会按照土地越多税赋越高的原则进行纳税。如果有土地多的家族富户不愿意多缴纳赋税,可以将土地出卖给政府。

即使是个人手中的土地今后也不得私下交易,政府对于私下交易的土地不予以承认,也不受法令法规的保护,也就是说以后的个人土地交易风险很大。华夏几千年都逃不出土地兼并的怪圈,张三有后世成熟的经验,无非就是两条第一是移民,将剩余人口移出,人口减少人地矛盾自然就会降低,没有足够的人口耕种,士绅就没有足够的动力兼并土地。第二是土地公有不允许买卖,这需要配合新的耕种技术,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使得不多的土地能够承载更多的人口,不然就会如千年以前的王某人,不但没有解决掉根本问题,最后还因为彻底得罪豪强身死族灭!

张三的打算是两种模式同时进行,在这个大航海时代,华夏如果迎头赶上,凭借超大规模的人口和综合国力,对上西方列强必然是碾压局势。

土地问题关乎着日后的国策,如何重视都不为过,通过税收与土地政策调节分流人口与移民相结合,让多余的人口与其在国内自爆,不如迁移出海外开发蛮荒之地!

宗族问题更是一颗定时炸弹,宗族是家天下的产物,儒家的核心思想就是家国天下,家永远在国的前面,家与国有冲突时必然是选择家,一个‘孝’字贯穿了整个华夏文明,孝于亲是二千年来的政治正确,一旦以孝的名义,皇帝都拿你没办法,除非皇帝不用儒家思想,而孝也成了宗族的纽带,宗族族长的权力就来源于孝,各大家族的族长大都是家族中辈分名望最高之人,宗族之法称之为家法,而宗法必然与国法冲突,不管是什么法都是权威的化身,宗族占了权威,政府就丧失了对百姓的权威。

尤其是山高皇帝远的地方,无论任何理由,只要族长一声令下,百姓就敢对抗官府。

越是偏僻之地,宗族的话语权越高,这就是因为官府的影响力越是偏远就越低,此消彼长之下,这些村寨渐渐变成了独立王国,族长成了村寨的土皇帝,真正的一言以决生死。

宗族社会里受益永远只是那一小部分人,族长掌握着村寨大量的财富和土地,有充足的财力供养子孙脱产读书,子孙中有一人运气好能够中举,就能保证三代不会丧失权力,而依附族长的普通族人连饭都勉强够吃哪有余力供养子孙,长此以往就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只能更加依赖富裕者,族长之位也必然是富者担任。

要想改变宗族社会,首先必须从土地入手,通过税收杠杆让土地多者得不到更多利益,无地者可以移民到地多人少之处,没有了土地对族人的约束力,宗族的影响力就会缩小!

只是如此还不够,还要通过继承法规定只有长子有继承权,其余儿子要么选择移民,要么放弃土地进入城镇成为市民阶层。

要全面废除奴籍,所有大户人家为奴为婢者都可以选择到官府寻求保护,官府会重新安排奴籍人员的户籍,并自由选择务农还是务工。

这样的政策必然会引起士绅大户的激烈反对,军队就是对抗这种反对的最后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