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4.儿时羁绊(2/2)

那些地主们对于劳动力的流失,自然是不甘愿放弃的,毕竟这个时代可还没有研发出大型的生产工具可以让他们开着拖拉机就可以一个人承包一百亩的大农田,劳动力的短缺,自然也让整个宋朝的地主阶级出现了巨大的危机,同时粮食是一个国家的生存命脉,若是粮食不够,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必然是致命的打击。

这就需要朝廷去解决,无论是从外国运粮,还是修建粮仓以避免地主屯粮还是直接从海外把当地的百姓拉到本土来当农民,反正都需要让宋朝的本土结构得到稳定,不会出现突然断崖式的崩塌,这就留需要朝廷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运转,因为这些问题,只要一个解决没有到位,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

而这还仅仅是改革之中诸多问题的一个而已,除了农民进入城市,乡村缺少劳动力之外,城市之中工人数量增加所带来的社会压力同样也不小,甚至要比乡村的问题更加巨大,毕竟城市之中聚集着大量的人口,他不像乡村,即便大家想要闹事,他也是分散的,朝廷的军队可以逐个击破,要是一个工业城市发生动乱,那么将辐射周边郡县,造成巨大的损害,所以更需要朝廷去注意。

同时工人阶级的快速成长,也让这部分人的利益需要被保障,毕竟他们的人数增加速度过快,且还拥有一定的支持,不像佃户逆来顺受,他们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住进漂亮的房子,这些也都需要朝廷去解决,同时传统知识分子和新教育下的知识分子的矛盾,也需要朝廷去调和。

儒家学生下的价值观如何统一在新时代的价值观背景下,以及资本主义的崛起应该如何对待的问题,这些都是朝廷需要去预防和应对的,可以说在这十年里,整个宋朝社会都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口工种的快速移动给国家带来了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无数的祸患,在这十年的时间里,杀人案件增多达百分之三百左右,抢劫案等恶性事件更是层出不穷,还有许多仇富人群攻击资本家的事情发生。

这源源不断的各种社会矛盾让整个宋朝朝廷都在超负荷下运转,徐清和赵祯作为主事者自然更是忙的脚不着地,那些被现代社会的进步而打击到迷茫的人,他们丧失了一切活下去的目标,或者是在看到大城市花花世界之后,有了歹念,犯罪案件的频发也让整个国家的法律要随之改变,不然一个地方对于抢劫犯只判三年,而另外一个地方却是直接判十年以上的时间。

刑法、民法的全国统一,这也是朝廷需要做的事情,这在宋朝之前是很难做到的,刑法在唐朝之前便已经统一,但是民法却很难得到统一,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城市越来越壮大,民法的使用范围显然要远远超越了刑法使用的范围,在这些领域内,一大批的商业法律,人民生活保障法律,以及各种各样的法律需要去制定,这些都需要中央朝廷去制定,审核,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别说是去看徐安了,便是回一趟家对于徐清来说都是奢求。

那个时候的他几乎每天都奔波在宋朝的各大官署之中,开着没完没了的会议,决定着这个国家的未来,若是有空,则是离开汴京城去各个城市造访,实地观察国家各个层面的发展状况,十年的时间里,他几乎没有一刻时间是属于自己的,即便是待在家里宴请宾客,话题也永远绕不开时政。

徐清如此,赵祯自然就更加辛苦,两个父亲都没有时间,孩子自然也就只能自己跟自己玩了,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总是一天到晚相处,即便不是什么朋友,十年的时间也早已经变成朋友了,更何况这两个人本就是趣味相投的人,十年的时间,自然早就培养出了自己的默契,到现在十几年的时间,可以说没有人比他们彼此更加了解彼此了,所以徐安说出这么一番话来,赵昕并没有再说什么客气话,只是笑了笑,然后端起酒杯将杯子中的醇酒全部灌进了肚子里而已。

“泰明,老师那边,还好吗?”沉默了一阵之后,还是赵昕开口说道,提到徐清,虽然如今两个人的身份已经从师生变成了政敌,但在面对徐清的时候,赵昕的心中还是带着一份敬意的,无论是队友还是对手,徐清都是一个值得所有人尊敬的人,所以赵昕即便此刻已经于自己的老师分道扬镳,但在说到徐清的时候,他还是用尊称而不是指名道姓,这并非因为徐安是徐清的儿子,而是他发自内心的尊重这位曾经教导过自己,并把这个世界往前带了一大步的伟大人物。

“有哥哥们在,父亲大人不会有事的,陛下,这个时候与其关心家父,还不如关心关心我们自己吧,家父的手段,陛下想必非常清楚,与他作对,我们都要冒着巨大的危险,不知陛下有什么打算吗?”

徐安苦笑着说道,对于自己的父亲,徐安的感情无疑是十分复杂的,既有敬佩与仰望,更有那么一丝反抗的感觉,对于自己父亲的智慧,徐安是佩服到五体投地的,但对于自己父亲在政治上的看法,徐安却并不怎么认同,这也是父子二人分道扬镳最为关键的原因,但是除此之外,面对徐清,他也带着崇敬,这也是难免的事情,应该这么说,在这个世界上,能够面对徐清还能特别从容的人,要么是不懂事的小孩儿,要么就是狂人,但凡是个正常人,就没有不把徐清当成天人看待的,徐安虽然是徐清的孩子,从小相处,但在这个感觉上基本差不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