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秦州发展(1/2)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平淡为官最新章节!
前线已然是战火渐起,而身在后方的秦州百姓们,则依旧处在忙碌的工作之中,随着青稞的大批量成熟,养殖场的产量开始大幅度提升,根据一个星期前的最新报告,现在整个养殖场中,已经有鸡一万只,鸭六千只,鹅七千只,牛两千头,羊两千只,猪三千头,马两百匹。
这个数字,还是在村民们领走了不少牲畜回去养的情况下统计出来的数字,根据这个数字推算,现在整个秦州的牲畜总数量相比起战乱刚结束的时候,整整超出了两倍左右的数量。
这个数字相比起战乱还未开始时的秦州,则多了一倍左右的数量,不得不说是成绩斐然,虽然这个数字与秦州的人口相比十分微不足道,可短短半年的时间便把养殖场发展到这个地步,已经是这个时代所能做到的极限了,所以徐清很是开心的召见了养殖场的所有员工,而且还给他们不菲的金钱奖励,以表彰他们在这里所付出的努力劳动。
为了奖励这些勤劳的农民和工人,徐清本身并没有那么多钱,不过还好现在商业贸易已经恢复往来,许多秦州的商人们纷纷又开始干起了老本行,而那些大户人家也已经好久没吃过肉了,所以徐清特意从养殖场中拿出一部分牛羊卖给了这些有钱的人,把换来的钱分发给了这些农民和工人们。
拿到钱的人自然是千恩万谢,徐清看在眼里也很是欣慰,而在这段时间里,除了养殖场成绩斐然之外,李德一所领导的治水工程队的工作也进展神速,半年的时间里,已经有两个人工湖泊竣工,并且一个湖泊已经开始正式储水,剩下的湖泊也将会在夏季这个降雨量最大的季节到来之前正式投入使用,以防止五河泛滥给秦州人民造成大规模的伤害。
除了防洪和储水之外,根据第一个湖泊的使用报告来说,这么一个相当于西湖四分之一大小的湖泊,大概可以养殖鱼虾每年超过三千公斤左右的产量,这还是试投产的数量,若是有农民来这里精耕细作,仔细研究养殖技术的话,这个数字应该还有成长的空间,这些鱼虾所卖出的钱,一方面是给农民们以收入,至于农民们交的税,则全部划入治水工程的维护费中,以渔养水,这是徐清提出的思路。
另一方面鱼虾之中富含蛋白质和钙等对人体有益的元素,这对于缺少肉食的秦州百姓来说,自然是再好不过的食物了,再加上它的价格相比起肉类来说十分的便宜,所以一时之间整个秦州上下所有城镇之中,几乎都能闻到鱼汤和烤鱼的味道,味道之浓烈,导致每每到晚上的时候,整个秦州的猫都会像狼一样叫出声音来,可见是馋的不行了。
当然,开凿湖泊只是李德一的任务之一,除了这项工作之外,拓宽水路,搭建水网,架构水渠,这些工作统统都是李德一治水工程中的一环,按照目前的进度来看,整个治水计划已经完成了将近三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说,以渭水为中心,加上西边的散度河以及南边的籍河之间的水路网已经基本修建完成了,三湖之间以人工湖泊相互连接,至于彼此之间的水渠,则采取新疆的坎儿井技术来建设。
所谓坎儿井,并不是近代才发明出来的,它的存在根据史书记载,起码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把水王从陆上搬到地底,以此来避免高温和烈阳对水源的蒸发,通常会建设在缺少水源的地方或者是温度颇高,土地干旱的地方,例如新疆,甘肃。
本来徐清是不打算用这项技术的,可左思右想之后,只能无奈的决定使用这项技术来搭建水路网,之所以说是无奈,是因为如果用坎儿井的办法来搭建水网,那么它的工程量相比起路上水网来说无疑要长很长的时间,花费的钱财和人力,自然也是成正比上涨的。
可无奈就无奈在这儿了,根据徐清结合李德一的观察所作出的判断,如果把河渠修在陆上的话,在秦州这样的地方,狭小的水路网会被烈阳快速的蒸发干净,到时候这些水,十有八九是流不到农田里,反而会在流动的过程中就变成了天上的云彩,这对于秦州的环境来说,将会更加的恶化。
正因为如此,所以徐清和李德一只能无奈的采用这种费时费力又费钱的办法来解决这些连接河道的水路网,为了造这些水路网,徐清还专门从一些有坎儿井的地方请来当地的师傅跟李德一一起来钻研,到现在,总算是修建出了一条坎儿井式水网,通向了原本干旱的土地上。
利用这种最为原始的滴灌技术,现在,这大约两百公顷左右的土地上都种出了绿色的小麦苗来,等到将来成熟了,将给整个秦州带来一千两百石的麦子,这足够养活两千个壮劳力。
而这还只是第一条水网而已,李德一的雄心壮志可不会就此满足,在他的计划里,这样的坎儿井,他打算在整个秦州南部修建十五条左右,而在北部则修建三条,分别通向棉花种植田和青稞种植田,根据他的判断,等这十八条坎儿井全部修建完成的时候,将为整个秦州开发出六千公顷的土地,接近四万石的粮食,这些粮食足够养活秦州土地上超过五万左右的人口,只要做成了,对于秦州百姓来说,就是千秋万代都值得歌颂的功绩了。
当然,这项工程的时间一定是非常长的,有可能就算是李德一老死了,这项工程也未必能够完成,可是所有的设计图和建设方案,李德一已经全部留了下来,只要接下来秦州百姓们可以按照这张图孜孜不倦的继续建造下去,那么这些坎儿井就总有修成的那一天。
对此,徐清也表达了充分的支持,水路网沿线的所有土地,全部以优先提供给水路网工人为前提,以此来奖励这些辛苦的工人为秦州所付出的努力,除此之外,许多北部来的村庄也总算有了可以安置的地点,一时之间,不少村镇,集市汇聚与这些地下水路网之畔,整个秦州的面貌正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