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章 易经精髓(1/2)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东晋烽火最新章节!
王羲之在佛道论辩之后并没有离开襄阳,而是偕同新婚妻子郗璿泡在襄樊的图书馆。郗璿是东晋大臣郗鉴的女儿,郗鉴任车骑将军、都督徐兖青三州军事、兖州刺史、假节,出镇广陵。郗家以书法传世,郗璿书法很好,被称为女中笔仙。
和郗璿一起来的还有她的堂姐郗玟,郗玟秀外慧中,敏而好思,喜爱经史子集等修身济世之道,郗鉴每每叹曰:“惜玟儿不是男身。”郗玟眼高于顶,她认为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瞧不起那些自命风流的世家子弟,所以一直没有出嫁。这次跟着郗璿夫妇出来也是无奈,家里逼婚太甚,她是溜出来的。
佛道之争已经落下帷幕,天师道大败,王羲之的好友许迈也被迫剃发为僧,牛气哄哄的天师道智囊团作乌鹊散。因为春节临近,据说樊城今年会有很多新年庆祝活动,王羲之、殷浩、温永,桓戎等一帮年轻人干脆留了下来,等到新年过后再决定去留。王羲之是王导的侄子,温永是朝中大臣温峤的侄子,温永是陪同一起来的还有温峤的儿子温式之和女儿温光。桓戎是襄阳太守桓宣的儿子,这次和母亲一起到襄阳定居,肯定要留在襄阳。因为温峤和桓宣是通家之好,温永、温式之和温光都住在襄阳府。
除了北方这些高门士子,南方的顾家、陆家、沈家等江东豪门也有年轻人来到襄阳,这些豪门的嗅觉还是很灵的,襄阳刘家搞出这么大的一个波势,把王敦都打趴下了,特别是火枪火炮的超强威力,让这些豪族世家不得不正视刘家这一股新兴的势力。他们这次过来是要考察襄阳刘家的政治动向,给家族以建议和参考,襄阳快报虽然刊登了一些政治主张,但是总让人感觉隔靴搔痒,不得要领。
这段时间大家都在襄阳国学馆内的襄阳图书馆内阅读书籍。图书馆内的藏书非常丰富,因为修订《雅音正宗》的缘故,习嘏和江东的一帮士族交往密切,发掘了不少孤本和典籍。北方的动荡对于古籍的破坏是相当大的,很多竹简都毁于战火,很多古籍分散在各大家族之中,习嘏把这些书籍都收录整理出来,有些还刊印成册,成立了这个襄阳图书馆。加之习嘏自家的藏书和刘丹刊印的九郎藏书和佛教经典,现在的襄阳图书馆有上万册书籍了。
王羲之夫妇喜欢看诗词和一些小说,如《西厢记》、《红楼梦》、《西游记》、《泰戈尔散文诗选》、《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和一些武侠小说,如《射雕英雄传》,《魔戒三部曲》、《德古拉伯爵》。郗玟倒是什么都喜欢,《为百姓服务》、《国富论》、《世界列国志》、《政治经济学简要读本》、《塔木德》、《论法的精神》等等一些大部头政著也细细揣摩,兴趣盎然。随着阅读的深入,郗玟似乎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呼吸到一种叫做自由的空气。
刘丹把西方的一些政治经济学的一些论著拿出来,主要是为了培养华人的重商主义观念。世界上影响巨大的《犹太人与现代资本主义》,思考了犹太文化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意义,论证了犹太文化中信奉律法、理性主义和商业天才以及在处理犹太人与非犹太人关
系问题时的不同道德和社会行为准则,对资本主义精神产生的影响。
基于犹太人契约精神的现代资本主义巨轮滚滚而来,横扫全世界,不可阻挡,每个人都是它的链条中一环。现在全世界唯一可以和西方资本主义思潮相抗衡的,就是华夏文明,在这个文明之上发展出了不同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经济发展振兴之路,为其他国家所学习、校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文明越来越焕发出比西方文明更加博大的底蕴和生命力,这个文明正在修正全球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些缺陷和困境,为全球社会经济发展寻找出路。这个文明对于全世界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除了经济,还有政治,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习俗……
英国教授说:“震旦崛起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存在5000年还这么强!”
如果有哪位大神写一本《震旦人与东方资本主义》,将会是非常精彩。不过这个课题一般人做不来,第一必须对震旦传统文化,即释道儒三家的探究非常精深,第二对于西方资本主义兴起有精辟的了解,第三对于震旦经济崛起复兴探查入微,能找出释道儒和现代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
这就是震旦能成为一个一流国家和西方社会抗衡的原因,而没有了佛教的印度只能是二流国家,因为印度缺少了资本主义国家一个最重要的理念-“人人生而平等”,印度的种姓制度成为经济发展的阻力,而佛教是主张众生平等的。当然,印度还缺乏成为一流国家的很多的很重要的元素,震旦的崛起是有很重要的文明基因的,是根本不可复制的。
震旦百年屈辱的历史证明轻视工商业最终导致落后挨打,而要给震旦文明注入西方工商业文明这个要素,犹太人是不能避开的,在后世,和震旦人的智力可以媲美的就是犹太人。一般犹太人都读的三本书分别是:旧约《圣经》,是希伯来民族文学遗产的总集;《塔木德》一本犹太人至死研读的书籍;《十戒》记载的上帝借由以色列的先知和众部族首领摩西向以色列民族颁布的十条规定,即《摩西十诫》。
《塔木德》凝聚了上千年来2000余名犹太学者对自己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智慧的发掘、思考和提炼,是整个犹太民族生活方式的航图,是滋养世代犹太人的精神支柱,是其他民族的人走进犹太文化,接触犹太智慧的一扇必经大门。《塔木德》早已成了犹太人真正的衣钵。到处流浪的犹太人,随身携带着这本书,以此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刘丹以前也看过《塔木德》,对于有关塔木德的一个故事印象非常深刻,当时不知道其中的含义:
一个年轻人来找拉比(犹太宗教导师),问:“拉比,请你解释一下塔木德好吗?”
拉比说:“非常好,不过首我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两个人从一个烟囱里爬出来, 一个身上很脏,一个身上很干净,他们谁会去洗澡?”
“那个脏的会去洗澡。”年轻人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