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8章 武经七书(1/2)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东晋烽火最新章节!
刘丹说到这里,把三本经典及其注解发给大家。道:“手到不如身到,身到不如心到,先到以心,后到以身。心一动而后百体从令,出必中的。
耳与心合多益精,
目与心合多益明,
口与心合多益勇,
鼻与心合多益力,
手与心合更疾快。
五行相合一气,心一动而内劲生这就是心的作用。”
说完,开始给大家讲三本经典。
刘丹懂这么多,都是从少林文武学校学来的。当然,那时候很多人多注重学习搏杀之技,对于佛学禅理根本不关心,或者说对于道德修养不重视,所以很多人学成回家之后欺凌乡土,危害一方。
禅宗和武术到底是什么关系?有一句话叫“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寺的江湖地位是谁也撼动不了的,而少林寺武功兴盛又是从达摩开始的。
达摩来到少林寺的时候正是南北朝时期,北方常年处于动*乱之中,一些寺院为求自保,所以有一些护寺的武僧出现。加上一些江洋大盗为求避罪遁入空门,所以带了一些武术进来。自从达摩来到少林寺传下禅宗和罗汉拳,一些武林僧人开始修行参禅,禅宗和武术开始了难解难分的融合,从此震旦的武术整个逼格拔高了一个层次。后来随着少林寺和武当山的一些武功流传到民间,在宋末到明初的这段时间内,逐渐形成了内家拳这种独特的拳法。其实追根究底,都可以追溯到禅宗和太极。
少林寺武术内功中的上乘功夫,注重养气调心,超于神化,实以心意之持守为要。《少林拳术秘诀》云:“上乘技击术,总以有几分禅机,方能活泼镇静,所谓超乎寰中,得其象外民也。”古人喻参禅如用兵,这里反过来说技击如禅机,需有超越有为的、深沉而又镇静活泼的心态为本,才能立于阴阳不测之地,随机发用。《少林宗法》第一篇,以“参贯禅机,超脱于生死怖畏之域”为拳术之“极致所归”。以生命拼搏的技击术,是须有一种置生死于度外的大无畏精神,参禅悟道,解除对死的恐惧,放下自我的执着,当然极有利于搏击致胜之道。
少林寺武术源出佛门,自不能不受佛学慈悲戒杀之旨影响,强调练武的宗旨在锻炼体魄、自卫防暴,严戒恃艺妄用、逞凶肆恶、好勇斗狠。少林寺武功由来极慎外传,若传予俗家弟子,必技心地善良、德行品格俱优者。据传觉远法师曾立少林戒约十条,其一云:“习武术者,以强健体魄为要旨。”其二云:“宜深体佛门悲悯之举,纵于技术精娴,只可备以自卫,切戒逞血气之私,有好勇斗狠之举。犯者与犯清规同罪。”以下又云:“不得恃强凌弱,任意妄为。”“宜以忍辱救世之主旨,不可轻显技术;凡俗家弟子,不可轻以技术相授,以免贻害于世,违佛门之本旨。如深如其人性情纯良,而又无强悍暴狠之行心者,始可传一衣钵。”“戒恃强争胜之心,及贪得自夸之习。”少林武僧,历代多能守此戒约,即使挥戈上阵,也多师出正义,扶唐抗倭,留下佳话,功垂史传。这不能不归诸于佛家正旨及戒律的约饬。
少林寺武术在练习的注意事项上也多受禅戒影响,尊师道、戒酒色。觉远法师的戒约十条中说:“平日对待师长,宜敬谨将事,勿得有违抗傲慢之为。”又曰:“饮酒食肉,为佛门之大戒
,宜敬谨遵守,不可违犯。盖以酒能夺志,肉可昏神也。”这些戒约虽对武僧而设,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少林俗家弟子的作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