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章 钱币铸造(下)(1/2)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东晋烽火最新章节!

从隋唐开始,中国的钱币铸造不再主要采用以前的平板范竖式浇铸法和叠铸法,而开始改用母钱翻砂的铸造工艺。

母钱翻砂铸钱工艺一般分成制作钱模、制作范型、合范固定和浇铸钱币等四个步骤。

第一步:制作钱模。将一块铜块由人工雕刻成钱型,然后雕母先翻制若干个钱币,并用它来充当铸钱的钱模。

第二步:制作范型。固定木框,用砂土将木框填实,放置钱模,再将另一个填实砂土的木框叠放在上面,翻制面范和背范,然后取出母钱,并制作浇口、直浇道、分浇道。

第三步:合范固定。将面范和背范对合叠放,然后捆绑固定。

第四步:浇铸钱币。将熔化的铜液用坩埚盛起,对准浇铸口进行浇铸。冷却后开范取钱,再进行清理、修整、打磨。

翻砂法铸币工艺就简单多了,现代很多大型铸件还在用翻砂法,但是这里同样有一个问题,清朝的很多钱币大家都看过,就是钱币的图案不清晰。

古代西方的钱币制造和东方完全不同,古希腊、古罗马硬币的制造方式比较原始,基本上可以理解为“锤子榔头敲”,就是金属板放在模具中硬锤出来的。有人说用水锤把钱币压出来,那都是扯淡,因为水锤的冲击力太大,一锤下去可能就把模具压坏了。

后来西方的螺旋压力机发明之后,极大地提高了铸币的效率,浮雕更加精细和美观。在早期人们通过手工锤击方法铸币的时候,曾采用了金属垫圈技术,这一技术现在仍被利用,即在金属板上开凿一个与硬币直径相同的圆孔,将坯饼放入孔中,以防止在冲压过程中坯饼由于受压而延展变形。有齿边的硬币要求金属垫圈内侧四周要设计成齿状,机器冲压时,坯饼四周的齿状和正背面图案同时压印出来,成为有齿边的硬币;周边有字的硬币则要使用四周刻字的工作模和分割开的金属垫圈,然后通过液压机将文字压印上去。

现在刘丹采用的就是螺旋冲压造币方法,铜元的样式采用光绪铜币,铜元每枚重2钱,含铜95%、白铅4%、锡1%。正面铸“招财进宝”四字,周围有“每枚当制钱十文”的字样。背面中央刻有一蟠龙纹饰,周围有“十文”、“亨通制币厂”等字样,刘丹规定一枚铜元当十枚五铢钱。

和刘丹同时铸币的还有沈充。东晋时期货币流通领域十分混乱,而内部长期不和,又使无序状况加剧,钱币质量低下。由于没有统一的币制,这些通行的钱币固有的面值也就失去了作用,它们之间的比值一般是以大小、轻重来作为标准的,这就为沈充铸钱提供了机会。

沈充出身于江南豪族,王敦闹事时,他在家乡浙江吴兴起兵响应,民间所称“沈郎钱”就是在此期间铸行的。这种钱一般径七分半,重三铢半,钱文却曰“五铢”,由此可见制钱者的用心良苦;其特点是钱色青白,隐有外郭,制作工艺为模铸,既轻且小,如同柳絮和榆荚。对于九郎钱这种劣质产品,刘丹的比价定位一枚铜板换二十枚沈郎钱。

刘丹制的铜元因为精秀、华美,不易仿制,而且可以买到刘家村的紧俏商品,流通出去后大受欢迎,被人称为“九郎钱”。还好没称为“刘郎钱”,刘丹吓出一身冷汗。

至于银币现在当然是不可能了。中国在历史上是贫银国,白银在明朝万历之前都是用来打首饰,不会用作钱币。刘丹暂时没有能力搞到白银,以后有机会弄

几艘帆船去日本搞一些来。从宋朝开始,因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土用的瓷器、茶叶、丝绸从西方换来大量的白银,这样才使得白银成为重要的流通货币。后来西方人调侃道:“你们中国人用泥巴(瓷器)换西方的大量白银,到近代割地赔款,你们还有什么抱怨的?”

在印刷车间,刘昊从放置钢字的架子上拿出一个钢字,看到这个字外形方正,笔画为横平竖直,横细竖粗,横和竖连接处都有钝角,点、撇、捺、条、钩的最宽处都与书画粗细相同,坚角短而有力。其他的字也差不多,这种字的形体具有严肃大方、古朴、端庄、稳重之感。

“这是什么体?”刘毅有点奇怪了。

“这是印刷体,是专门为印制书籍而准备的。”刘丹答道。这些字体其实就是宋体,是为适应印刷术而出现的一种汉字字体。笔画有粗细变化,而且一般是横细竖粗,末端有装饰部分(即「字脚」或「衬线」),点、撇、捺、钩等笔画有尖端,常用于书籍、杂志、报纸印刷的正文排版。

自南北朝以来,佛教在中国有了爆炸性增长,随之而来的经书需求量也与日俱增,于是写经手这一职业由此诞生,而这种为适应快速抄写的书体也被后人称为“抄经体”,唐代早期的雕版印刷字体来源就是唐代的抄经体。

宋体字的创始人是南宋大名鼎鼎的秦侩。在公文来往中,秦桧发现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公文字体不一,很不规范,于是潜心研究,尤其是对徽宗赵佶的字研究特别深入,在仿照赵佶的字的基础上创造出了一种独特字体,工整划一、简便易学,然后他开始用自己创造的新体字誊写奏折,引起了徽宗赵佶的注意,下令秦桧将其书写模板发往全国各地,要求全国统一按模板字体书写公文,于是很快得到了推广,并且被后世继承了下来。因为他的名声太臭,所以大家都不叫秦体,称之为宋体。

宋体对于篆刻者来说很方便,笔画就这么几个,篆刻的时候先把横笔全部刻完,然后是竖笔……这样流水线操作,很快就把一个字刻出来了,而且笔画简练,很好辨认,对于看书的人来说舒服不少。

据说秦桧这样一个遗臭万年的人竟是僧人转世,秦桧的前身是一位雁荡山的僧人。《乐邦遗稿》中有《秦太师留题雁荡灵峰寺》文,比较详细地记载了这段公案。

在秦桧还没有出生前,他的母亲忽然梦到一位身材魁梧的僧人登门化缘。秦桧的母亲问道:“你是哪里的僧人?”僧人答道:“我来自温洲雁荡峰。”僧人还说,他与秦家有缘,请求借宿一晚,秦桧的母亲高兴地同意了。后来秦桧出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