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周游4(1/2)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1911再造中华最新章节!
要说这几年德国在殖民政策上最大的转变是什么,那莫过于他们开始大力招募殖民地的青年组建殖民地军队,以前他们不会这样干的。开发新几内亚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殖民地并不像印象中那么贫瘠,相反,还有可能很丰饶,那些殖民地的意义不再仅仅是让德皇面上有光,它们是可以为德国带来巨大财富的。既然如此,德国自然不能再用以前那种漫不经心的、纯粹搞面子工程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殖民地了,必须下大力气去经营。
第一步就是在殖民地组建殖民地军队,不指望这些军队在他们与英法爆发战争的时候能像英法的殖民地军队那样开赴欧洲战场助阵,但至少,当英法向殖民地发动进攻的时候,他们至少有一战之力。不光在新几内亚,在帕劳、在德属非洲殖民地,他们都是这样搞的。当然,瑙鲁没法这样搞,整个瑙鲁就那么几千人,而且一个个懒得要死,搞个屁的军队,指望他们还不如指望岛上开采磷矿的中国矿工。
事实上,德国人真的是这样干的,李思明到瑙鲁去视察的时候就看到不少矿工正在德国军官的口令下进行训练。他们都是自愿加入的,因为这样可以多拿一些钱。李思明对此也没说什么,因为他知道,一战爆发后不久瑙鲁就让澳大利亚出兵占领了。本来这不关他什么事的,可问题是现在瑙鲁成了中国重要的磷矿供应地,要是被那帮欧洲袋鼠占领了,这一部分的磷矿供应可就断绝了,那是要出大问题的。所以哪怕明知道很困难,他也必须想办法保住瑙鲁。
帕劳那边也是一样,德国不仅在帕劳土著中间招募了数千名青年,还出高薪招募那些跑到帕劳来打鱼的中国渔民。后者明显更受德国人欢迎,因为帕劳土著实在是……不怎么适合当兵。他们的文明实在太过落后了,除了驾着独木舟去捕鱼之外什么都不会,想要把他们训练成合格的士兵,实在太过困难。倒是那些从中国不远千里跑到帕劳来讨生活的渔民,个顶个的彪悍,在海上拿枪跟海盗火拼那是家常便饭,艰苦的海上生活把他们磨练的坚韧勇敢,无所畏惧,要把他们训练成优秀的士兵相对要容易很多。事实上,这两年已经有不少沿海地区的中国青年不远千里跑到帕劳这边来给德国当雇佣兵了,因为他们发现,给德国当雇佣兵的工资是打渔收入的好几倍!
李思明真担心再这样下去中国会变成全世界最大的雇佣兵兵员供应地。
带着这样的担心,他在帕劳结束了自己的视察,再一次登上了飞艇,朝着中东方向飞去。
宋雨薇察觉到了他的担心:“你在担心越来越多的人出国给外国当雇佣兵?”
李思明说:“是啊……当雇佣兵的收入比种地高太多了,尤其是对于广东、福建、浙江沿海地区的渔民来说,那诱惑简直是无与伦比的,我担心再这样下去,那些地方的青年都要跑光了。”
广东、福建、浙江沿海地区大多都是多山少地,适合耕种的土地少得可怜,老百姓没得选,只能以打渔为生。但是靠打鱼讨生活并非易事,海上经常刮起狂风,掀起惊涛骇浪,一个不留神就会没命,海盗更是凶残无比,一旦被他们逮住了,不光辛辛苦苦保住的鱼和抵押全副身家买到的渔船保不住,搞不好连命都得丢掉。给德国人当雇佣兵,一年到头不停的训练确实是很艰苦,但至少不必面对海上的惊涛骇浪和凶残的海盗,而且收入也很高,对于那些穷的铛铛响的渔村青年而言是个很理想的选择。
宋雨薇叹了一口气:“那些地方实在是太穷了,来给外国人当雇佣兵不失为改变自身命运的捷径,他们是绝对经受不起这样的诱惑的,拦都拦不住,顺其自然吧。”
王小曼说:“就算有几万人出国给外国当雇佣兵也没什么关系呀,我们国家的人口那么多……”
李思明只能苦笑了。
王小曼一天到晚不是练习唱歌,跳舞就是绞尽脑汁创作新歌曲、编写剧本,这些事情占用了她绝大部分的精力,实在没有心情去关心国家大事,所以也就别指望她能像宋雨薇那样站在国家领导人的高度来看待问题。在李思明和宋雨薇看来,大批青年跑到国外去当雇佣兵是个很危险的征兆,而在王小曼看来这没什么,无非就是有几万人出国了,国内还有好几亿呢,怕什么?
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得出的结论自然也不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