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镇上,买买买(1/1)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迫嫁小厨娘最新章节!

对于火炕的专属权苏倚晴和里正以及族老和阻力的年轻人达成了一个很好共识,互利双赢,里正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守住这个小财神,才能让他们村凭借这个技能发家致富,这也是苏倚晴希望的场面,毕竟怀璧其罪这个说法那是不无道理的!

该教的都教了,该做的都做了,苏倚晴从火炕这个事业里退了出来,毕竟年龄太小不适合打拼,躲在幕后挺好的,安安稳稳的赚钱养家,不比抛头露面的好啊,而且这个年代对于女性过于苛刻,如果不是事关全家生死,估计自己的包子爹都够呛来自自己女儿的任何生存法子,不是他古板,是这个社会体系的老旧造成的!得,咱扯远了,得拽回来不是,话说这火炕在里正的刻意宣扬之下那是真火了,十里八村的都来苏家屯找人帮忙起火炕,顺带着买青砖。苏家屯火炕队(苏倚晴起的,说是可以让人记得住,里正他们觉得也不错,就延续下来了)那在这十里八屯里是真的火了,特招人待见,为啥呀?青砖便宜,人工不贵,暖暖和和过大冬,还不废柴火,傻子才不起炕呢。生意火了,挣钱多了,那必然的分红也就多了,这不就解决了苏倚晴家里的吃喝拉撒的问题了,家里棉被不够?买!棉衣不够?买,吃食没有,买。反正就是:买买买!这不自己的包子爹和哥哥在外忙着挣钱,那他们挣钱总得有花钱的不是,苏倚晴那包子娘也是个会过得,这自己家里刚刚有了钱那是舍不得花的,那咋办?这不就得有个败家的吗,苏倚晴很自觉的扛起了败家的大旗,带着姐姐苏倚荷弟弟苏靖竹拿着家里的全部家当去镇上购物去。去镇上路远弟弟小,姐姐弱咋办?坐车,这一路散财童子似的就到了镇上!她们姐三去镇上了可不知道他们这阵仗在村子里引起了多大的动荡:“你们知道吗苏家四房的三个孩子去镇上了!”“去镇上有啥稀奇的,咱村子里不是每天都有人去镇上吗?有买有卖的,这不常事儿吗!你做啥大惊小怪的。”“你还不知道吧,他们家有钱了,不是咱们里正和族长说咱村子里起火炕是苏家四房的晴丫头想到的点子,还有那烧青砖。还有他们不光给咱们村里的人建火炕,卖青砖都卖到十里八乡去了,听说那是挣老鼻子钱了,你家建火炕了吗?我家老李头想建我没让,咱们祖祖辈辈冬天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哪里就这么矫情了,还花钱建啥破火炕。还有咱族长里正他们也是跟着瞎折腾,还在村子里选出了那么多人来烧砖建火炕,问我男人去不来着,我给拦下了,去啥?到最后还不是瞎折腾,挨冻受饿的啥也挣不着,最后还是得散伙儿,俺们才不凑这个热闹让人家背后戳脊梁骨呢?你们等着看吧,还不知最后干不成里正他们咋说呢!”村里有名的长舌妇李四海的媳妇儿那真的是没亏了她的这个绰号,把苏家四房还有里正他们都捎带着说了一下!“四嫂,里正在找人干活的时候不是说了吗,砌十家火炕分一次钱吗?你放心咱们村里的青砖便宜,他们外村的肯定会有人买的。”一个年轻的小媳妇搭茬道“你可拉倒吧,你瞅瞅咱们村有几个建火炕的,里正也会忽悠,咱村里忽悠不来那就忽悠外村去建,真的是,哎!到时候再闹起来,我滴娘啊,那可是热闹了!”“闭上你的嘴吧,老李家的,啥事儿到你嘴里肯定没个好,你家不建火炕你也别败坏咱村火炕队的名声,你家又没建火炕你咋知道火炕不好的?你再这样说让里正媳妇听到了非得撕烂你的嘴不可,里正家的火炕我是见过的,我也坐过了,坐上去以后那都烫腚,我们家要不是等青砖早就建火炕了,你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吧!里正媳妇没让你去她家看火炕吧!切,早晚有一天你那嘴害死你!哼”“你说啥,死婆娘,有本事你再说一遍!”“你可拉倒吧,再说十遍都行,不过就你那样的,俺都不惜的搭理你!哼”“死婆娘你等着,看哪天你翻到老娘手里老娘治不死你。”“你可拉倒吧,还老娘,你是谁的老娘,就你那不要脸得劲儿你生的孩子都没**。”眼瞅着这俩人要揍起来,这坐车的拉车的都劝架,可是李老四家的不依不饶的非得要揍人不可,最后还是拉车的老王头发话管使:“你们再吵就都下去,以后我也不拉你们,你们去镇上都走着去吧。”得,一句话老实了一车人。苏倚晴压根就没有听他们再吵吵啥,满心里就想着大棉被小棉袄的了,但是自己手里的铜钱肯定满足不了自己的买买买的愿望,只等着到了镇上再想别的办法呢!你吵吵啥也不能耽误我安然过冬的想法!所以这件事情只是影响到了苏倚荷,虽然她认为自己家的火炕很好,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接受花钱建火炕,就像李老头家的说的那样,毕竟大家日子都不好过,饭都还吃不饱,谁舍得花钱建火炕,冬天熬熬不就过去了,哪里还有花钱啊,本来大家都是一样的要不是苏家四房捣鼓什么青砖火炕的,大家哪里有机会花那冤枉钱,因为这个所以有些人就暗暗的恨上了苏家四房,说:怪不得被踢出老苏家,那一家子就是搅事儿精等等,反正啥难听就说啥。这话苏倚荷听了差点气哭了,这都是什么人啊,添柴加火的不多,落井下石的倒是一箩筐一箩筐的。哎真的是无法形容这些人。苏倚晴看到姐姐这个样子也不说话只是拍了拍她的手,然后抱紧了坐在身边的弟弟!苏倚荷收的苏倚晴的眼神也低下了头不说话,就这样一路无语的到了镇上。苏家姐弟告别了老王头:“王爷爷,我们要下晌才回家,一会儿你们先走就是了,不用等我们,我们小可以走回去!”“这孩子说啥呢,我拉你们姐弟来的肯定是要再拉你们回去的,不然我咋和你爹娘交代!”“真的,爷爷,我们姐弟第一次来镇上,我们想多逛逛,顺便给我娘拿点绣活,你不用等我们,我们要是遇到去咱们村的车可以搭个顺风车回去的!”“那既然你们姐几个坚持,我们就不等你们了,就先回去了!”“嗯,好的,回去后你跟我娘说我们新奇晚一会回去,太晚我们就搭车回去!谢谢你啊王爷爷!”“这孩子客气啥,都是一个村子里的,谁那里还不用谁啊!成,那就这样,我们就先走了啊!”“再见王爷爷。”三个孩子和老王头道了别,然后就下车打听哪里有卖棉布和棉花的,顺便打听了这条街都有啥铺子,哪家铺子是黑心商家,哪家铺子公平便宜,不一会这些东西既被苏倚晴问的透透的,差点连门朝哪开的都给问出来了,还好苏倚晴是个知道轻重的,就先去那几个口碑不错的布庄问了布价,还有棉花的价格,还真不便宜,一条棉被做起来最起码要半钱银子,而苏倚晴家目前就急需三床,父母一床,哥哥弟弟们一床,自己和姐姐一床,这还是按着节约算的,还有褥子那也是需要三床的。所以这样算下来自己家就被褥这两项就得三钱银子(一两白银大约可以换到1000~1500文铜钱。在唐朝,一两银子能折算成1000文铜钱,也就是当时常说的一贯钱,到了宋朝,一两银子能折算成2000文以上铜钱。清朝道光初年,一两白银同样能换1000文铜钱。咱这里是架空时代,所以就按照银子的平均水平来换算,就是一两等于1500文来算。)这银子搁以前那苏家四房是怎么都拿不出来的,如今火炕的收入那是每天都入账的,而且入账的银子还真不少,不过苏倚晴他爹就不知道入账的多寡了,再说了有苏家老宅那些极品在那银子断然是不能放到苏老爹手上的,不然还不得一转眼就没了,而放在苏倚晴手里大家都没有意见,谁让苏倚晴能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