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1/2)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与非遗的开始最新章节!
紫云苗族“四月八”风情节,又称“亚鲁节”,是苗族人的祭祖节,蕴含着深厚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这天,苗族人聚集在一起,举行各种活动,追忆古代苗族英雄亚鲁王,人们在一起吹芦笙、跳舞、唱古歌、吃糯米饭和长桌宴,设拦门酒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大家在一起欢歌笑语,场面热闹壮观。
洗牛仪式:自古以来,苗族崇尚万物有灵,尊崇和敬重其它有着生命痕迹的天地生灵。相传远古时代,祖先火布冷造成猪马牛羊等畜群生灵之后,放养在祖奶奶居住的那广袤无边的地方。后来,亚鲁王接任王侯,前往祖奶奶的地方与牛马缔结了契约。马儿善跑,亚鲁王将赐战马给前方将士,用在战场上驰聘英勇杀敌;因为黄牛和水牛的力气大,亚鲁王将牛赐与后方的族人,用来耕作田地,生产粮食以保丰衣足食。为了抚慰牛祖一年到头劳作的丰功伟绩,他嘱咐后人在四月八这天禁止人们不准拉黄牛水牛下地耕作,而且要在当天给黄牛水牛用枫叶等药物配制的药汁,为其净身除邪,好吃好喝的孝敬黄牛水牛。后来,这条禁令渐渐的演变成了今天的洗牛习俗。
在紫云自治县猫营镇龙场村,流传着一种古老的戏剧——地戏。龙场地戏的演出程序主要有“开箱”、“请神”、“跳神”、“封箱”等几个部分,演出在每年的正月和七月,龙场村表演的这堂地戏为:大唐盛世的《薛仁贵东征》和《薛丁山征西》两大部。
龙场地戏的腔调为江西弋阳民调,演唱以皮鼓、铜锣的敲打为节奏,以一人启唱,一人对调,一人启唱众人接腔的方式表达。唱腔高亢奔放,众合有序。打斗场面雄浑粗犷,古朴刚健。地戏演出者首蒙青巾,腰围战裙,身披盔甲,脸谱戴于额前,手执戈矛刀戟,以脸谱形象定位人物角色。龙场地戏表达了村民们追求安宁生活的愿望,对祖先的缅怀,对忠义正直英雄的崇拜,对鬼神的虔诚。
花山布依族古情歌,布依语称“蕰褒蕰梢”,即男女诉说衷肠之意。花山布依族古情歌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布依族历代先民的不断创新发展,其固定的格式和内容一直流传至今,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和地方特色。其歌词内容涵盖了布依族生活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方方面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