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藏节(2/2)

接鼓时要举行隆重仪式,五位牯头要一齐出动,歌师一路高歌,尾随群众无数,庄严而热闹。

所谓醒鼓就是大家上山去把珍藏于石窟里的单鼓翻动一下,以示告诉祖先,即将杀牛祭祖了。

第三年为正式吃牯藏年,祭祖前一日,举行隆重的斗牛仪式,次日杀牛祭祖,事前请鬼师念“扫牛经“,说是超度牛魂到祖先住处去,以使族人免受灾害。接下来第一天,各户以牛的肝、肺、心、肚、肠、茶、酒等敬奉祖先。

第二天四位歌师轮流到五位牯头家去唱祭祖歌。

第三天向祖先敬献牛角。

第四天跳芦笙、跳铜鼓,青年则可以“游方“。

第五天举行“角形排骨“仪式。

第六天群众从牯头家门口取牛角。

第七天晚上举行投火把游戏。

第八天自由活动。

第九天在第一牯头家摆上高、矮两条长凳,高凳为祖先桥,矮凳为行人桥,都供祖先和后人享用的。

第十天舂米做粑粑。

第十一天进行“背水养鱼“和“抹花脸“活动。

第十二天大家去第一牯头家吹笙庆贺。

第十三天用牛皮蒙制单鼓。

第十四天家家户户祭鼓。

第十五天也是最后一天深夜,大家把单木鼓抬进石窟里珍藏,祭祖活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