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转瞬三个月(2/2)

“赵鞅比起栾书、韩起、士鞅尽管一些事情办得很粗糙,起码还有基本的公心。现在范氏和中行氏除名,赵鞅很清楚不能再大乱,尤其是现存四个卿位家族再内耗,顶多就是以势压人罢了。”智瑶没有废多少脑细胞,只看赵鞅近期的所作所为就得出相关猜测。

&nbs... --

最快更新我在春秋做贵族最新章节!

sp;   维持六个卿位是国君的意愿,国君更想智氏联合魏氏继续跟赵氏、韩氏保持平衡。

赵鞅看到狐氏真的归国,再加上国君态度坚决,魏侈代替智跞直接下场,不想权力更替之初将场面弄得太僵是一方面,肯定也有试一试其他家族斤两的意图在内。

“狐氏已非诸夏,重归诸夏需以时日。”辅果说的是狐氏的一些穿着和习俗,包括观念等等。

现在分辨是不是诸夏一员,看的是对方在“礼”上面的遵从度,哪怕本为诸夏一员学异族各种作态也不再是诸夏一员,相反异族愿意遵守诸夏的各种“礼”是能够被接纳的。

在另一方面,辅果认定狐氏离开晋国太久,举族近十万人回归晋国,可调配人数跟其余卿位家族相比简直少得可怜,再用异族的战斗方式想在晋国混,估计会得到一个很悲惨的下场。

智瑶倒是被提醒到了。

狐氏跟着白狄和林胡混,不止穿衣和各种习俗异族化,他们过的是逐草而居的放牧生活,回国之后肯定是会被赵氏盯上的。

现在异族有着太多的名称,并不统称为“胡”。

三百多年之后,匈奴崛起的阶段,放马逐草而居的族群才统称为胡人。(有相关故事)

“听说狐氏带回了超大量的马匹,并且以他们跟白翟和林胡的交情,以后还能源源不断获得良马。这样的状况之下,赵氏想忽略狐氏都难啊!”智瑶一边想着,一边思考要不要趁狐氏没有嗝屁之前,找狐氏谈一谈关于良马的买卖。

智瑶不知道狐氏在原历史上有没有回归晋国,不管原历史上是有或者没有,狐氏的下场几乎是被注定了。

一个家族的核心成员聚在一起,商量对局势的应对,再聊一聊其他家族的事情,其实都是在互相转移关于智跞已经离开的注意力。

“购马?”智申有点茫然。

老智家是一个很大的家族,尽管马的质量可能不怎么样,持有量还是相当大的。

现在的马不止是被用来拉车,北方在耕作方面其实也是使用马拉犁在伺候旱田,相反因为水田比较少的关系,使得牛的持有量比马更少一些,并且各个家族也不怎么重视牛这种牲口。

中原列国之中,晋国并没有禁止杀牛的禁令,好多国家其实也没有这么一条禁令,国家体量比较大又有相关禁令的国家是鲁国。

而鲁国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没有好的育马场,并且他们的水田数量着实是多了一些,尤其是遭到了齐国的针对在马的持有量上比较稀少,不得不去开辟更多的水田,导致对牛的重视也就更高了。

另外,楚国和吴国都有自己的育马场,并不是完全依赖贸易在获取马匹。

楚国和吴国之后的南方割据势力,他们为什么无法再培育出优良的战马?这个就有点说来话长了。

“我家马虽多,不适骑乘也。”智瑶看到众人还是不明白,没有出现成果之前讲太多,他们除了听不明白还会有很大的迟疑,没有将尝试组建骑兵的事情说出来。

看看辅果对狐氏的态度就知道了。

异族化的狐氏这一趟回国,他们的家族不会缺了骑马的人,可是按照晋国对异族的印象,骑马的不一定是骑兵,极少数能在马上射箭,真正大规模交战还是会下马作战,等于是一种骑马的步兵。

因为异族骑兵的优势仅是在骑马赶路上面,真正开战之后表现太过于拉垮,着实很难让诸夏的列国看得起。

说起来,骑兵令人刮目相看并不是来自于异族发挥的战绩,也不是一度将骑兵玩得很溜的秦国,乃是胡服骑射之后的赵国,尤其是李牧的那支边疆骑兵。

所以,白起将骑兵应用在截粮道上面只是给人提了一个醒,真正让所有人明白骑兵在正面战场也能很凶悍的人是李牧啊!

时间在一天又一天的过去。

智氏的核心族人守丧三个月之后,同时也是国君一再明里暗里的催促,智申带上智瑶回到“新田”了。

在那三个月里,智瑶跟智申聊了很多,核心话题是不管其他家族怎么样,智氏保持内部团结的同时,竭尽所能地挖掘家族内部的潜力。

说白了就是,玩阴谋方面智氏可能玩不过其他家族的妖孽,努力将智氏治理得更加强大,武力方面尽可能地加强。

为此,智瑶给智氏制定了一个五年计划,包括常备军扩展到五千人的规模,同时各地的农业发展,包括工业基地的扩增,等等很多方面。

“只要实力够强,父亲和我不至于脑残,遭遇突发状况反应慢一些也能扛住第一波打击,后面用绝对的实力将对方打死就行了!”智瑶一点都不在乎什么简单粗暴,甚至认为这是最大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