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后记之盐韵古今(1/2)

略更小说网 www. LueGeng.com,天工造物:盐韵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凡滇、蜀两省,远离海滨,舟车艰通,形势高上,其咸脉即韫藏地中。凡蜀中石山去河不远者,多可造井取盐。——《天工开物?井盐》

大约在两亿年前的三叠系,自贡地区正处于由海而陆的转换时期,此时,大量的盐卤、岩盐、天然气被理藏于此,形成了四川盆地三叠系岩盐与卤水矿床的典型代表地区,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沉淀,便造就了自贡“千年盐都”与“恐龙之乡”的美名。

位于自贡市富顺县的富世盐井,被认为是自贡历史上的第一口盐井,它的出现,开启了自贡盐业的第一篇章。

这口盐井的发现者是一位叫梅泽的獠族人,据宋代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记载:“因猎,见石上有泉,饮之而咸,遂凿石三百尺,盐泉涌出,煎之成盐”。

于是,东汉章帝年间(公元76-88年),人们在梅泽发盐泉地方,今富顺县城关镇,开凿了这口盐井——富世盐井。

到了南北朝时期,富世盐井在蜀中已然闻名遐迩,以产量高、盐质好而富甲一方,并促使政府在武帝天和二年(公元567年),以“富世盐井”为中心设置了“富世县”,这是四川省内第一个因盐设置的县。(注:此处的富世县与文中的富顺县有一定的出入)

隋唐时期,“富世盐井”曾创下日产六千一百多公斤的纪录,而它的赋税竟占到蜀内盐井年税总额的两成有余。

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世”讳,改“富世县”为“富义县”,“富世盐井”亦被改名为“富义盐井”。到了宋代,又改为“富顺县”。明正德末至嘉靖初年,随着盐卤资源的枯竭,这口连续生产超过千年的古盐井最终废弃。

富顺因盐而兴、因盐成镇、因盐设县,因盐而孕育出了四川第三大城市——自贡市。

1939年,因盐业发展的需要,富顺划出自流井等周边,荣县划出贡井及周边,各取首字成名而立自贡市,建市仅有八十年,而自贡“千年盐都”之“千年”二字,则是自富世盐井开始。

随着盐业的发展,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四川盐井的开凿迎来了一次革命性的发展,那便是靠着四川劳动人民的智慧,发明了冲击式顿钻凿井技术,凿出了数以千计的卓筒井,使钻井技术从人工挖掘发展为机械钻井,即绳索冲击式(顿钻)凿井技术,可将盐井开凿至地下很深处。

卓筒井是一种井眼"如碗大",深数十丈的盐井。它采用一种被称作"圜刃"的锉头顿击井底,破碎岩石,再使用扇泥筒捞取凿出的泥沙,将钻井、洗井、固井同时完成,并将凿井风险降到最低。

自此,大口浅井变为小口深井,深度可达一千米。而这种被后来学者称为“冲击式(顿钻)”的凿井工艺,亦成为世界钻井技术的先驱,被认为是我国古代继造纸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火药之后的第五大发明,是对世界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

到了明清时期,冲击式顿钻凿井技术在自贡地区逐渐臻于成熟,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顿钻凿井工艺——细密的凿井程序,钻头与钻具的改进,测井与纠斜,以及巧夺天工的修治井技术。

至清代道光年间(1835年),自贡又开凿出了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燊海井,这标志着古代井盐钻井技术的成熟,而这口井,至今卤水未竭。

到了1943年,人们才开始使用机器钻井,一直沿用至今。

尽管,富世盐井与大公井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然湮灭,千船竞帆的运盐场面亦一去不复返,但旭水河依旧碧波荡漾,而自贡的盐文化亦被代代传承。

在富世盐井与大公井之后,自贡还出现了许许多多规模不同的盐井,其中就有现存资格最老的盐井—小桥井。

该井位于自贡市自流井区芦厂坝公路右侧(今同兴路),凿于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因靠近一座小石桥而得名,它是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清乾隆时期开凿的天然气井,也是目前己知的全国生产时间最长的井。

小桥井原名洪海井,由一名王姓商民开办,钻了5年才见功效。

据载,它是一口低压气井,井深304.9米,天车高10米,井径仅有7厘米,却出现过日产盐超过5000公斤日和日产天然气超过200多立方米的情况。

数十年后,随着产气量的下降,此井逐渐废弃,但它始终是自贡盐业发展历史阶段中的一个代表,并随着自贡盐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以及小口径井逐渐被现代化的深井所代替的过程中,仍旧保留着清代前期的完整井型。

不仅如此,它依旧采用明清时期形成的传统凿井、修灶技术和工艺,并较完整地保留了当时就井设灶的生产现场,独具特色,别有韵味。而小桥井曾使用过的金盆锅,亦作为珍藏品现陈列于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中。

笔者的家离小桥井很近,而且笔者的舅舅正好住在小桥井的旁边,因此,每回去往舅舅那里,便会经过这口井,好奇驻足一会儿,遥想着它的前世今生。

它的占地面积很小,天车也不高,仅有十米,算是自贡保留下来的盐井中,天车最矮的一座。

在车马如龙的街道边,小桥井好似一道亘古通今的风景线,被绿荫环绕,遥望着对面的釜溪河,荣辱不惊。

有最矮,便有最高,位于今自贡贡井太平山东南麓,离自贡电视塔不远的马窝子,曾经伫立着天车最高的盐井—达德井。

它凿于清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原名洪涌井。据记载,该井在钻到?468?米的“上脉”时,每天可汲黄卤6担,经过了108年之后,井主续凿“下脉”而见大功,每天可推黑卤120担,到民国十七年(1928),一个叫谢王成的人将该井买下,更名为“鸿兴井”,可6年之后又因井市衰退,销路疲滞而搁灶停推。

直到1938年,井主谢工成将井出佃给王绩良接手后,便更名为达德井,并使用电机推汲卤水,从而迎来了这口老井产卤的第一高峰时期,日产黑卤270担。

达德井的天车在半个多世纪里历经过多次修整、加固、升高,蔚为壮观,但在19世纪40年代,却“因火烧身”而化为灰烬,又再经历复修,到20世纪50年代,可日产卤水300余担,煎烧火灶14口,并在1958年“升天车,多汲卤”的战斗中,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由原来的40米升高到了113.4米。

到了70年代末,随着岩盐枯竭而停推,这座堪称世界之最的“东方埃菲尔铁塔”日后也被拆毁了。

因此,笔者也未曾见过这口井,甚为遗憾。

在梅珍与刘衍的故事中,并未出现天车,而是井架。其实,井架就是天车的雏形,而随着卓筒井的出现,天车也代替井架,成为盐都自贡最亮丽的名片之一,亦是自贡盐场的一大奇观。

在自贡盐业的鼎盛时期,天车数量超过万架,它们不仅外表壮观雄伟,而且技艺巧妙精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天车主要由数百根质轻、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略更小说网 www. LueGeng.com,天工造物:盐韵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质轻、滤水性好、耐磨防蚀的杉木排列捆扎,组成若干外圆中空、从低到高逐渐收小的木柱,而形成“A”字型的塔式井架。

不管是从采卤技术,还是从古建筑艺术的角度来看,天车都是“千年盐都”的标志与象征。

据考证,它比比西方、美洲1806年出现的类似井盐汲卤设备要早上1600多年。

不仅如此,据老一辈说,在抗日战争时期,因对方不了解天车乃何物,误以为此乃射击他们飞机的军事装备,吓得他们不敢飞越盐都上空,让盐都的老百姓避免了好几次被轰炸的危险。

小桥井虽然井径只有7厘米,但并非井径最小的盐井,井径最小的盐井是位于今自贡自流井郭家坳一民宅内,凿于清代咸丰元年(1851年)的“永兴井”?。

其口径仅有1.8寸,是自贡历代所开凿的1.3万多口盐井中口径最小的一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