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茅台杞酱酒(2/2)

水、土、植物等有利条件。”

“还是那句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造就一方特色。”

刘衍笑了笑,问道:“文县长,可否带我们去茅台村瞧瞧?”

“王爷,请!”

文县长躬身邀刘衍与郡太守率先步出县衙,随后,便安排车马,带领众人前往茅台村。

由于人多车少,刘衍、郡太守、文县长,以及马文,共乘一辆马车。

路上,刘衍向文县长询问着关于茅台村的各种情况。

“为何叫茅台?”

“回王爷,据闻,茅台最早不叫茅台,而乃马桑湾。此地最早的居民乃濮人部落(濮人乃西南地区最先居住的土著少数民族,属于彝族的一个支系)。后来,濮人于鳛水河东岸发现了一股纯净的泉水,就用沙石砌了一口方形水井,由此,马桑湾便改名为四方井。而后,又因历代濮人祭祖之地乃一个长满茅草的土台,所以,四方井又改名为茅台,亦就是现在的茅台村。”文县长说道。

“哈哈...有意思。”

听完后,刘衍大笑不已,感觉此处村民,甚为有趣。

“那他们又是如何酿造了这杞酱酒的呢?”

“回王爷,史书记载(史记·西南夷列传):‘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以皆椎结,耕田,有邑聚。’当粮食有盈余时,百姓便开始酿酒了,而鳛水河中游便出现了‘习酒’,亦就是后来名为‘构酱酒’的野生酒。”

“原来如此...”

刘衍点点头,大概清楚了“杞酱酒”与茅台村的一些渊源故事。

呵呵!又是夜郎国,看来,这夜郎国虽灭,但其留下的宝贵财富却延续后世,流芳至今。

一路沿河而行,刘衍发现,此处农耕甚为发达,两岸茂密的农田,被鳛水河滋润灌溉,长势颇好,让这一带形成了田园牧歌的美好景象,亦为酿酒创造出了先决条件。

“王爷,到了,请!”

大约一个时辰后,众人便达到了茅台村,并跟随文县长,参观这个以酿酒闻名的小村庄。

茅台村并不大,人口亦不多,村民多以濮人后裔为主,他们传承着先辈的酿酒技术,为平夷县,乃至整个牂牁地区都贡献了不少被孝武皇帝赞誉为“甘美之”的杞酱酒。

不仅如此,他们的酿酒手艺并不独享,而是大方地传与周遭各地,才让远在江阳属地的百姓能喝到甘醇味美的杞酱酒。

“好香啊!”

刚行至村口,马文便被村里飘出的酒香气给吸引了注意,并寻着这股香气朝村里行去。

见马文一副馋嘴相,刘衍无奈地笑了笑,看向文县长,问道:“那口四方井在何处?带本王去看看。”

“王爷请!”

随后,一行人便于文县长的带领下,行至那口为杞酱酒贡献出甘甜泉水的四方井跟前。

“此乃活井?”

看着井内泉水翻涌,刘衍颇感惊讶。

“回王爷,正是!此泉水涓流不息,一直为茅台村的村民提供着酿酒用水与生活用水。”

“此井甚好!”

望着井下清澈的泉水,不禁让刘衍想到了富世盐井与大公井,皆为泉水,却用途不同,一个酿酒,一个制盐,真可谓天工造物各有其用矣!

“文县长,可否带我们去瞧瞧,茅台村民是如何酿酒的?”

马文来了兴趣,搓着手一脸兴奋地望着文县长,后者笑笑,便躬身邀众人前往村里的酒窖。

《黄帝内经》里有述:“酒者,熟谷之液也。”

由此可见,于当时的酿酒过程,煮熟原料乃其中的一个步骤。

待众人刚走进酒窖时,一股热气便迎面袭来,并伴着谷物蒸煮后的香气。

众人定睛一看,才发现,那些热气皆源于那几口正在蒸煮谷物的陶鼎。

“王爷,此乃酿酒的第一步,蒸煮谷物。”

文县长带着众人绕过那片热气,继续前行,“之后便是发酵,经过蒸熟的原料,发酵成酒,再经过滤,滤去酒糟,便得到酒液。”

经过发酵用的大口尊、滤酒用的漏缸后,文县长带着众人于贮酒用的陶瓮前停下,并命人将酿好的杞酱酒由陶瓮中舀入樽内,再由樽内将酒舀入不同的酒杯,请众人品味。

“唔..醇厚浓香!”

刘衍率先拿起酒杯,轻抿一口后,向众人点点头,随后,其余众人亦跟随着拿起酒杯,细细品尝。

“好喝!”

“甘甜可口,回味无穷!”

众人一边品味,一边交口称赞。

“诸位,杞酱酒虽好,但易上头,请勿贪杯!”

见众人一杯接一杯地停不下来,文县长急忙提醒。

“文县长说得没错,把酒持螯当为乐,切莫贪杯失言行!”刘衍亦笑着附和。

听闻此话,众人纷纷放下酒杯,赧颜而笑。

待盐道修成后,蜀盐逆流而上,茅台酒则顺流而下,由盐道将它们向着更远更广的地方输出而去。

多年后,便有了清代西南大儒郑珍《吴公岩》里的那句“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